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言發展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上周圓滿閉幕,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新華社昨日發佈了建議的詳細內容,以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出的「十五五」規劃建議說明。
建議稿提出,要大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一方面,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另一方面,前瞻佈局未來產業,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及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建議稿強調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新型舉國體制,採取超常規措施,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更多承擔國家科技攻關任務。
建議稿指出,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託。要大力提振消費,完善促進消費制度機制,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落實帶薪錯峰休假,並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習近平在說明中提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重要標誌性指標,這要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保持適當速度。建議稿提出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等目標,針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提出居民消費率明顯提高等目標。
建議稿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習近平提醒,發展新質生產力需具備一定稟賦條件,要充分考慮現實可行性,因地制宜發展,防止一哄而上。
此外,習近平強調,外部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堅持做強國內大循環,形成強大國內經濟循環體系。未來5年,國家不確定及難預料風險因素增多,統籌發展和安全任務艱巨。建議稿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加快先進戰鬥力建設等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