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澳門科技產業更好發展

不少議員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關注經濟及「四新」產業發展,有議員意見建議澳門建立有利於科技發展的法律法規,培養並提升本地青年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競爭力,以及調整改革產學研體系和知識產權轉化,讓高校和重點實驗室的研發可以更高效產業化。

澳門需針對人工智慧、大數據、中醫藥、現代金融等「四新」領域的特點,加快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數字資產交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立法進程,掃除制度障礙,為科技企業和研發活動提供穩定的預期和法治保障,從而吸引和集聚創新要素。

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政府需從基礎教育入手,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同時在高等教育中強化前沿學科建設,並設立專項基金、創業孵化平臺,鼓勵和支持青年投身科技研發與創業,打造一支本土的高素質科技生力軍。

當前,澳門高校及重點實驗室積累了不少科研成果,但產業化率有待提高。必須打破體制壁壘,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研項目立項與評價機制,並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評估、交易和保護機制,切實保障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激發其轉化成果的內生動力。

長遠而言,只有多管齊下,強化產學研合作才能有效將澳門的科研潛力轉化為現實的產業競爭力,最終實現經濟結構的成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實現澳門「四新」產業發展,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