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走訪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由澳門中聯辦台務部、宣文部組織的「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吉林參訪團」今(29)日走訪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溯溪、挖人參、投餵馴鹿等體驗活動,感受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內自然與生態的完美結合。
參訪團原計劃今日走進長白山,飽覽天池、長白山瀑布等自然美景,不料一早收到景區管理部門通知,受積雪結冰與大風影響,長白山北、西景區暫停開放,參訪團隨即轉向長白山特色文化體驗活動。
一行首先前往觀看《飛躍長白》沈浸式體驗項目。這部以長白山自然風光為背景的影片,通過全景聲效與動態座椅技術,帶領團員「穿越」四季長白,從春日的綠意盎然到冬日的銀裝素裹,立體展現長白山的地質奇觀與生態多樣性。儘管無法親臨天池,但虛擬現實技術讓參訪團成員贊嘆不已,認為科技完美彌補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同樣能感受到長白山的壯美。

隨後,一行前往長白山鹼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林下參基地,在基地工作人員引導下,瞭解人參的種植歷史與藥用價值,並參與「溯溪+挖人參」體驗活動。團員們換上溯溪雨靴,手持木棍,一邊在冰涼清澈的溪水中緩步前行,一邊瞭解長白山原始森林內的奇珍異寶。在林下參採挖區域,團員們手持鹿骨及塑料小鏟,在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下,小心翼翼地挖掘人參,感受傳統採參文化的精髓。

一行又前往長白山雪絨花馴鹿園,與溫順的馴鹿、梅花鹿近距離互動,餵食、拍照,體驗北方少數民族的馴鹿文化。有團員表示,此次行程調整雖因天氣而起,卻意外成為澳門媒體觀察邊疆發展的獨特窗口,不虛此行。認為長白山通過科技賦能與傳統產業升級,在自然限制中開闢文旅新路徑值得推廣。
當天下午,參訪團乘高鐵返回長春,明日將繼續參觀吉林省博物館、長春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等文博與工業地標,從多維度瞭解吉林振興發展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