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青年AI未來創新賽在澳舉行

獲獎學生與嘉賓合照

聯合國大學駐澳門研究所昨日假澳門倫敦人宴會廳舉辦「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2025全球青年AI未來創新賽」決賽。活動為「聯合國大學駐澳門研究所里程碑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旨在慶祝聯合國成立80周年及聯合國大學成立50周年,並推動青年主導的創新力量融入全球可持續發展核心議程。

本屆賽事以「人工智能與環境:生態環境與綠色轉型挑戰」為主題,吸引來自全球47個國家的131份提案,其中36份來自全球南方地區,充分展現受氣候與發展挑戰影響社群的創新潛力與迫切需求。經過激烈競爭,12支表現卓越的青年團隊成功晉級國際賽道決賽。同場參與競賽的,亦包括由澳門電腦學會組織選拔的3支本地青年團隊。15支隊伍於澳門同場展示創新方案,涵蓋氣候變化適應、環境保育、清潔能源及面向低度發展地區的人工智能應用,緊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第7項(可負擔的潔淨能源)、第10項(減少不平等)及第13項(氣候行動)。

全球青年隊伍同場角逐 澳門團隊展現本地潛能

評審團由來自多個國家及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涵蓋生物多樣性保育、數碼科技、碳市場、青年賦能等範疇,為賽事注入深厚的專業洞察與廣泛的地域視角。12支國際賽道隊伍來自中國(北京、天津、澳門)、新加坡、摩洛哥、巴西、蒙古、巴基斯坦、加拿大、美國及法國,在澳門匯聚一堂,展示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應對氣候適應、生物多樣性喪失、碳排放與綠色基礎建設等可持續發展挑戰。

澳門本地團隊亦表現亮眼,三支由澳門電腦學會組織的隊伍分別來自勞校中學、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在22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展示智慧空調、植物營養管理及綠色園藝等創新方案,展現澳門青年在科技創新與環境行動上的潛力與承擔。

經評審團審議,五支最終獲獎隊伍於10月24日舉行的「聯合國80周年暨聯合國大學50周年慶祝晚宴」上正式揭曉。每支隊伍均獲得現金獎勵及項目成長支持,包括在中國開展試點的機會,促進創新方案落地應用。

青年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目標 展示技術與社會融合潛力

除了競賽環節,賽事亦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動態平台,展示具備技術成熟度與商業可行性的創新方案。多項決賽項目展現出從原型到實際部署的潛力,特別適用於面臨氣候脆弱性與數碼鴻溝挑戰的社群。

本次活動由「聯合國大學全球人工智能網絡」主辦,該網絡於2024年聯合國大學駐澳門研究所人工智能大會上正式啟動,旨在連接全球研究人員、實踐者與機構,推動包容性創新與人工智能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並特別聚焦全球南方地區。

本屆競賽由聯合國大學指導,聯合國大學全球人工智能網絡發起,聯合國大學駐澳門研究所與北歐創新中心共同主辦,並獲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澳門本地賽道競賽由澳門電腦學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