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完善居民社區心理支援服務

社會工作局與6個社服機構組成的「社區心理健康工作小組」,在今年1至9月開展「心理健康夥伴計劃」,透過舉辦600多場的培訓和社區活動,推廣心理健康資訊,累計逾3.5萬人次參與,按年增1倍,參與活動人次按年倍增,反映社會愈發重視和推廣心理健康。

在過往,由於心理問題常被貼上負面標籤,許多民眾因畏懼外界眼光而不敢尋求協助,但透過大規模的社區活動,將心理健康知識的轉化能更貼近市民的生活,並逐步打破對心理議題的誤解與恐懼,正是社區心理健康推廣的核心價值。

參與人次的倍增,一方面反映民眾對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也顯示推廣策略的成功。當社區活動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知識不再停留於理論,而是轉化為具體的應對技能,甚至成為身邊人的「心理支持夥伴」,形成下而上的社區力量,并逐步建立「健康澳門」的社會基礎。

長遠而言,政府應當完善社區心理服務網絡,在各區設立心理健康服務站,提供常態化諮詢服務。還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進入社區課程體系,開展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特色活動,如青少年情緒管理課程、職場人士壓力調適工作坊及銀髮族心理支持小組等。

社區心理健康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政府、專業機構與社區民眾的持續共同努力,需建立完善的成效評估機制,定期追蹤服務效果,不斷優化服務內容與形式,進一步鞏固現有成果,建構更加健全的社會支持體系。

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