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建設「一基地」再添新猷 中醫藥交流活動促進文化融合

嘉賓主持開幕儀式

澳門在推動中華文化交流的道路上再邁出重要一步。昨(16)日上午,由常熟海外聯誼會、澳門鏡湖醫院、常熟市中醫院及蘇州市吳門醫派研究院虞山醫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傳承經典 科技賦能——虞山醫派與鏡湖醫院中醫藥學術科研交流活動」於霍英東專科大樓舉行。來自江蘇虞山醫派與澳門鏡湖醫院的中醫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中醫科研創新主題,結合臨床實踐案例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新方向。

這是虞山醫派與鏡湖醫院連續第三年合作舉辦中醫藥交流活動,雙方持續深化合作關係,推動中醫藥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活動開幕禮於當日上午11時假霍英東專科大樓荷花廳舉行,邀請多位政要及醫療界代表出席剪綵儀式,包括中聯辦宣文部處長王惠傑、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莫蕙主任、澳門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常熟市委常委周曉等。

劉永誠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亦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虞山醫派作為江南地區具有特色的中醫學術流派,與鏡湖醫院的合作不斷深化,從2023年首度在澳舉辦專場交流會,到去年推動中醫傳統療法互鑑行動,並建立「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聯盟」,再到今年的學術科研交流,皆顯示雙方對中醫藥發展的堅定信念與務實合作。他期待未來透過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推動中醫藥理論創新、臨床應用與科研轉化的深度合作。

劉永誠

常熟市委常委周曉則指出,自2023年常熟市中醫院與鏡湖醫院、常熟市中醫學會與澳門中醫藥學會簽署共建協議以來,兩地合作步伐穩步推進。她強調,本次活動不僅是合作的第三年,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港澳行」品牌活動的具體實踐,期望以此次交流為契機,加強雙方在中醫藥服務體系構建、人才培育與文化傳承等方面的互動,為中醫藥事業注入新活力。

周曉

活動期間同時舉行《晚清四家醫案》贈書儀式,由常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顧慧與常熟市中醫院副院長朱優清將該書贈予鏡湖醫院,由院長吳培娟代表接收。此書為晚清醫家柳寶詒選編尤怡、曹存心、王泰林與張大爔的醫案並加以評註,具有極高學術價值。

隨後舉行的專題講座中,常熟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季利江以「承古融新,賦能發展——虞山痔科」為題分享研究成果;中醫經典婦科主任張麗萍則探討「岐黃智慧,科技賦能——中醫經典婦科病房的探索與實踐」;鏡湖醫院中醫師劉雅媛則聚焦「高泌乳素血症的中藥治療」進行演講。現場設有展板介紹虞山醫派的文化建設、科研成果與重點案例,吸引大批醫務界人士參與交流,氣氛熱烈。

活動尾聲,鏡湖醫院領導陪同周曉一行參觀鏡湖歷史紀念館。該館剛於今年八月入選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進一步提升澳門歷史文化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本次活動指導單位包括蘇州海外聯誼會、澳門江蘇社團總會、澳門蘇州聯誼會,承辦單位則為常熟市中醫學會、常熟市虞山醫派研究會及澳門益信傳媒有限公司。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深化了兩地中醫藥界的交流合作,也為澳門建設「一基地」增添新的文化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