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平板電腦進入校園

在科技急速融入社會的大環境下,澳門鼓勵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輔助學習。而近年也有不少網上學習平台迅速發展,學生們不再滿足於紙筆的傳統單一學習,而是通過手指在平板電腦上的滑動,開啟一天的紙筆平板替換學習旅程。隨著科技運用到學堂逐漸成為主流,教青局近期將向學校發放指引,限制學生在上課、小息使用電子設備,但有教師指導的特定教育活動除外。這種「既推廣又管理」的策略,展現了澳門教育界在數字時代的平衡智慧。

現今,澳門多所學校已經開展科技輔助教學的潮流。學生們現在只需一部配備手寫筆的平板電腦,就能進行全方位的互動課程學習。學校方面認為,雖然平板電腦初次投入成本較高,但長期來看比每年購買教科書更經濟及環保。為確保這項變革順利實施,學校不僅為學生提供培訓課程,還專門為家長開設講座和實踐課程,幫助他們管理孩子的學業,找到電子課本、功課、筆記等資料的正確使用位置。

平板電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互動學習體驗。學生能夠通過豐富的多媒體內容、即時反饋的測驗和互動性強的教學應用程序,以更生動的方式吸收知識。然而,傳統紙筆學習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紙質閱讀減少了螢幕對視力的壓力,且不易出現技術故障影響學習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傳統學習方式避免了數字設備帶來的分心及誘惑。教育專家指出,理想的教學模式應該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澳門教青局也強調,使用網絡雖不可避免,但關鍵在於平衡、合理、健康地使用。

面對平板電腦普及帶來的挑戰,澳門教育界正在尋找解決方案。教青局將在新學年向學校發放指引,限制學生在上課、小息使用電子設備。這些指引允許有教師指導的特定教育活動,以及需要緊急聯絡等特殊情況使用電子設備。教青局還將財政支持學校配備「手機櫃」或集中管理手機的設備。專家建議,學校和家長應共同制定手機使用時間和場合的規範,避免在學習和休息時間過度使用。同時,應鼓勵學生參與體育、藝術等課外活動,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作者:黃琬珊 首都師範大學澳門校友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