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持續完善防洪基建與商戶僱員保障

協助清理社區環境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澳後,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及副理事長呂綺穎與團隊及青年義工到內港、河邊新街、十月初五、下環及義字街一帶了解市民商戶受影響情況,共同清理社區環境和派發清潔物資,並即時幫助市民處理問題。婦聯及議員辦事處已設置服務查詢熱線,為有需要市民提供協助。
黃潔貞及呂綺穎表示,在全體民防架構部門前瞻部署、前線人員共同努力、市民積極配合下,有效減低颱風對社會的影響;風後各界合力迅速清障以最快速度恢復市容及社會運作,工作值得肯定和讚揚。由於部分低窪地區仍出現超過1米到1.5米的水浸,她們待風勢減弱及水退後,隨即與團隊到內港、河邊新街、十月初五街、沙梨頭及渡船街等地關心市民商戶受影響情況。有商戶向她們反映水浸情況較預期小,但仍造成一定損失;有商戶指現時「巨災保險」費用昂貴,也無其他「水險」可投保,以及期望政府未來可進一步加高內港堤圍,對低窪地區受影響商戶給予風災後補貼等意見。
面對極端天氣頻發,她們建議政府仍要持續檢視《澳門特別行政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包括應藉是次「樺加沙」的數據,評估已擱置的內港防洪牆是否要重新開展,進一步強化防洪排澇能力。另外,針對目前政府為合資格中小企提供保費一半或上限3萬元的資助,但整體保費仍較昂貴,且索賠後續保折扣會減少,期望當局繼續能檢視目前相關資助方案及建立低窪地區受影響商戶災後援助金等。同時,她們亦繼續收到公務員、企業員工反映颱風期間上下班的意見,建議政府能整體檢視「颱風及突發公共事件下之工作指引」,在懸掛「八號風球」前後能制定合適的上下班安排,積極研究提供人員值班津貼或危險津貼等,為公私企業僱員提供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