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區域創新科技產業協同發展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林新在日前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新集群,重點打造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國際科創中心,佈局建設成渝、武漢、西安等區域科創中心,鼓勵各地立足自身稟賦、鍛造科技長板,初步形成高地引領、梯次聯動、優勢互補的區域創新格局。
從發展促使上來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正如新聞發佈會上所說的,北京原始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比超過16%;上海產業創新實力快速提升,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人民幣;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新集群。
與此同此,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其中一項重要的支撐點,就是知識產權。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佈的全球百強創新集群中,中國的集群數量最多,這是國家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成就的一個縮影,也為科技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此外,實現創新科技產業的區域協同發展也相當重要。事實上,透過區域推進區域協同,有利於實現跨區域的科研支持,以及更好實現重點城市群的科創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實現實施聯合攻關、儀器共用、平台共建。
未來,只有更好整合各方的創新科技發展資源,才能更好支撐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國家的創新科技領先,以及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專委 副秘書長 ; 上海市青聯委員、天津海外聯理事、澳門人文社科會會長李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