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準備迎戰「樺加沙」

熱帶氣旋「樺加沙」挾風裹雨直逼澳門,氣象局預警其或於本周三在澳門百公里內掠過,更警示風暴潮與天文潮疊加時,可能引發堪比「天鴿」「山竹」的嚴重水浸災情。這一預警不僅是對自然力量的警示,更是對澳門防災體系和社會公眾防範意識的考驗。

「樺加沙」的威脅特徵鮮明。其一,強度攀升迅猛,已達颱風級別且持續增強至超強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高達每小時145公里,廣闊環流與東北季風交織,將加劇風雨影響。其二,影響時段特殊,周二晚風勢驟增,周三將伴隨9至11級大風及頻密雷暴,恰逢天文潮高潮期,形成「風、雨、潮」三碰頭態勢,正是過往災害造成嚴重損失的關鍵因素。其三,路徑不確定,雖趨向珠江口,但移速與強度變化可能帶來新挑戰。

回顧「天鴿」「山竹」的教訓,澳門在防災基建、應急機制等方面已有提升,但上月氹仔的水浸險情仍敲響警鐘。此次「樺加沙」來襲,更凸顯氹仔等水浸易發點的渠道清疏、老舊樓宇排水系統改造、應急物資送達等潛在隱憂。

面對嚴峻形勢,政府與公眾需形成防災合力。政府目前的防災工作已經相當全面,市政署應針對低潌地區預先排查管道淤塞,確保泵站全負荷運轉。企業商戶應提前安裝防水設施,清理隔油井,避免油污堵塞管道,將災害減至最低。公眾層面,居民需主動清理雜物,疏通排水口,熟悉避難場所位置,提前儲備應急物資。

氣象預警的價值在於提前精準預告,讓各方做好預風防洪準備,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樺加沙」的逼近是一次嚴峻考驗,唯有以敬畏之心對待自然警示,才能守護好澳門的生命財產安全。

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