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8月接85侵權舉報 海關:較同比降18%

海關慶祝「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9周年活動
澳門海關昨舉辦慶祝「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9周年宣傳活動,海關助理關長葉華釗表示,今年1月至8月,海關共收到85宗涉及侵權的舉報,較去年下降18%,其中15宗個案已起訴並移交檢察院跟進。主要以公仔、玩具、成衣、鞋履以及名牌手袋等為主,且暫以實體店舖侵權居多。
慶祝海關「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9周年社區宣傳活動昨下午3時在科學館舉行,海關助理關長葉華釗、消委會主席梁碧珊、經科局副局長鄭曉敏、科學館副館長張雄發等出席。
葉華釗表示,海關始終秉持保安司司長提出的「主動警務」、「社區警務」和 「公關警務」三大理念,並於2016年正式成立「社區打假聯絡機制」。至今,機制成員已由最初的兩個團體發展至17個,覆蓋青年組織、工會社團、旅遊業、物流業及物管業等多個領域,構建了廣泛而緊密的社區網絡。透過這一機制,海關與社區建立起直接,高效的溝通渠道,及時掌握各類侵權情報,精準部署打擊行動,切實維護了本澳的知識產權環境和市場秩序。

網上侵權未見有趨嚴重
至於成效方面,葉華釗表示,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是聯合社區力量,透過聯絡機制,收集社區裡面侵權行為的資訊和情報,以便當局有效和精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活動,同時會透過大數據系統,監察網上平台有否侵權行為,亦會在市面進行打假巡查,今年1至8月共收到85宗涉及侵權舉報,較去年下降18%,經調查後有15宗個案已進行起訴並移交檢察院跟進處理。
近年網購盛行,被問到網上侵權行為有否趨嚴重?葉華釗表示,發現網上有侵權行為,但未見有趨嚴重,他呼籲市民勿貪圖便宜或小利,在網上採購一些侵權物品,要支持正版,拒絕盜版。
葉華釗又指出,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對創新精神的尊重和對未來發展的守護。所有創作與發明,都是智慧的結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澳門海關作為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執法部門,始終堅持以法律為綱、以教育為本、以社區為基,持續開展執法行動與宣傳教育並重的工作策略。
海關高度關注學生「走水」
葉華釗稱,過去一年,當局繼續走進社區和校園,舉辦多場普法講座及創意比賽,包括紀念品設計比賽、海報設計比賽及填色比賽等活動,吸引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積極參與。今年上半年已將普法宣傳延伸至高等學府,聯合社團舉辦兩場普法教育活動,180名市民參與。同時對9所學校開展10場大型普法講座,2,700多名師生參與,希望透過宣傳教育,從源頭提升市民保護知識產權的認知與意識,減少侵權行為。
此外,近日發現有學生參與「走水」情況。葉華釗表示,海關高度關注青少年及學生參與水貨活動問題,未來除了對學生們開展宣傳教育外,還將通過與教青局的聯絡機制,聯同教青局及學校共同推進相關教育工作,引導學生知法守法,遠離水貨活動。
他續說,正如保安司司長所言「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只有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才能取得更大成效。未來,海關將進一步拓展宣傳渠道,豐富活動形式,加強與機制成員之間的協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執法效率,構建全民守法、拒絕盜版、共守原創的良好氛圍,使智慧創作得以健康、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