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四新」產業更好發展

全面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模式。隨著琴澳一體化向縱深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以「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的獨特優勢,持續吸引全球創新要素集聚,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要推動科創產業實現高質發展,關鍵是需要將各種所需的生產要素聚合在一起,而其中重要的體現模式,就是平台的搭建。當前,深合區已經透過資源整合,逐步形成「基礎研究在澳門、應用轉化在橫琴」的良性互動格局。據相關數據資料顯示,2024年深合區的「四新」產業企業達31,685家,占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9.4%,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與此同時,為推動「四新」產業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布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2025—2029年)》,系統部署了「四新」產業、琴澳產業一體化布局、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產業空間格局等重點任務,明確了合作區未來五年產業發展的路徑。
當中整個規劃當的中最大亮點,在於其始終緊扣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使命,並推動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琴澳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打造深合區成為國際健康島、活力島、數字島、財富島。
推動「四新」產業更好發展,是未來實現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當中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趨勢,只有適應趨勢發展要求,才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灣區,才能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專委 副秘書長 ; 上海市青聯委員、天津海外聯理事、澳門人文社科會會長李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