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黃石寨 雲端俯瞰三千峰

「不到黃石寨,枉到張家界」,這句在當地遊客間口耳相傳的話,在我未踏足這片峰林之前,總覺得是宣傳的誇飾。直到纜車穿過晨霧,千座青灰色峰柱如神兵列陣般闖入視野,再沿著環寨步道走過古徑的清幽,經歷猴群帶來的意外小插曲,才真正懂這「枉到」二字的分量——黃石寨的美,是壯麗峰景與山野生趣的交融,而旅途裡的意外提醒,更讓這次體驗多了幾分真實與深刻。
此次張家界之行,我將上午時光留給黃石寨,下午趕往天門山,行程雖緊,卻也讓每一刻體驗都顯得格外珍貴。清晨八點半,從市區酒店出發的旅遊巴士直抵達南門索道入口。

這條黃石寨索道早有盛名,文檔中提及的數據此刻親身體驗更覺真切:全長990米,上下高差431米,最快6米/秒的速度讓爬升過程既高效又不失趣味。纜車每個人都能貼著玻璃盡情俯瞰。纜車緩緩啟動時,起初的恐高緊張很快被眼前的奇景沖散。纜車偶爾穿過薄霧時,眼前的峰群會突然變得朦朧,下一秒又撥雲見日,千峰萬壑清晰如初,這種「忽隱忽現」的體驗,讓人恍若置身仙境。約10分鐘後,纜車抵達山頂,腳踩實地的那一刻,山風裹著清涼撲面而來,遠比山下舒爽幾分。
沿著環寨步道剛走沒幾百米,路邊岩石上便竄出幾隻毛色棕褐的猴子,它們眼睛滴溜溜地轉,目光總在遊客手中的袋子上打轉。同團的導遊立刻停下腳步提醒:「大家趕緊把食物、水瓶收進背包深處,千萬別逗猴子,它們膽大得很,會直接搶東西。」我小心和猴子保持距離,尤其擔心相機和手機被搶。同團的一位女團友似乎運氣不佳,不知何故被一隻猴子抓傷了手臂。

導遊反應極快,一邊安撫女團友的情緒,一邊立刻聯繫園方的醫務人員。幸好,女團友只是淺層被抓傷,但為了萬無一失,醫務人員還是現場為她注射了兩針疫苗,並鄭重囑咐她回去後,記得按時間去正規診所補打剩餘的疫苗。這段小插曲雖讓氣氛緊張了一陣,卻也成了最實用的「防猴課」,讓我們對山間野生動物的距離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繞過猴群活躍的區域,前方便是黃公布道。與環寨主步道的平整不同,黃公布道滿是古樸韻味。相傳這條步道最早是當地山民為方便上山耕作開闢的,後來因「黃石公在此結廬修煉」的傳說而得名,如今已被修整為環寨步道的重要一段,長約兩百米,沿途被參天古木環繞。步道中段有一處臨崖的觀景台,站在台上望出去,正好能看到峽谷深處的溪流閃著微光,遠處的峰群如列隊的士兵,氣勢恢宏,不少遊客在此駐足,拿出相機記錄这份清幽中的壯麗。

從黃公布道走出不遠,便到了五指峰。這處景點的形態讓人過目難忘:遠遠望去,五根粗細不一的峰柱並列而立,像一隻張開的巨大手掌,指尖直指天際。最中間的「中指」峰最高,約百餘米,兩側的「食指」與「無名指」稍矮,形態挺拔;最外側的「拇指」與「小指」則略彎,弧度自然,逼真得仿佛仙人遺留在人間的巨掌。走近後才發現,峰柱表面佈滿深淺不一的溝壑,有的地方還長著耐旱的灌木,綠色的點綴讓這「石掌」多了幾分生氣。不少遊客在此與「五指」合影,有人張開手掌與峰柱對比,有人站在觀景台遠拍。

接著往前,便是黃石寨的標誌——六奇閣。這座古色古香的閣樓建在寨頂最高處,飛檐翹角間滿是韻味,登上三層憑欄遠眺,整個黃石寨的風光盡收眼底:東側的摘星台聳立雲端,仿佛伸手就能觸到星辰;西側的天橋遺墩由數座峰柱組成,似斷裂的天橋,充滿神話色彩;北側的金龜探海更是逼真,一塊巨石如昂首金龜,望著遠方的雲海,似在覓尋什麼。從六奇閣下來,又陸續走過情人峰、三足九鼎、天然壁畫、望仙台等景點:情人峰由兩座緊挨的峰柱組成,相傳有古時戀人化峰相守的傳說,浪漫又動人;三足九鼎由九座峰柱排列而成,形似古代鼎器,氣勢恢宏;天然壁畫是一面陡峭的岩壁,巖層紋理色彩各異,遠看像一幅天然山水畫,細看又能從紋理中找到不同圖案,頗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意趣。
不知不覺間,環寨遊已過兩小時,為趕往天門山,只得踏上返程索道。坐在纜車裡回望,剛才緊張的傷情處置、黃公布道的青石板、五指峰的「巨掌」、六奇閣的飛檐,一一在腦海中回放。雖說行程緊湊,還經歷了小意外,卻也讓黃石寨的印象更立體——既有峰林的壯麗、古徑的清幽,也有山野間需要留意的安全細節,每一份體驗都獨特而珍貴。
攝影/撰文:墨浪途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