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局試點新口岸辦市集激活夜經濟 陳德勝:支持但冀做好治安衛生工作

當局希望每日能吸引4,000人次入場

因應衛星賭場年底前全面結業,將對新口岸商戶造成衝擊,為此政府將在新口岸區分期引入多元元素引客入區消費,推動該區社區旅遊。其中,一連10日的「尋味新口岸市集」已於上周五開鑼,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接受訪問時表示,今次是新嘗試,以新口岸為試點舉辦相關活動,希望每日能吸引4,000人次到訪。毗鄰市集的怡珍閣業主委員會主席陳德勝對此表示支持,但希望當局「講得出,做得到」,做好噪音、環境衛生和人流、治安等管理工作。

旅遊局與澳門歸僑總會合辦的「尋味新口岸市集」是以「美食餐車,美饌食街」為主題,聯動本地商戶及表演團體打造一連10天的社區美食活動。市集設設置6台餐車及33個特色設計攤位,當中包括美食餐車及美食攤位、文創和遊戲攤位,於8月15至24日下午3時30分至晚上10時開放,善用新口岸區的空間,結合社區特色,着力引客入區遊玩消費,惠及區內商戶,推動夜間經濟。

旅遊局冀藉市集推動夜間經濟

收晚上10時是免打擾居民作息

有北京街商戶表示,自有衞星場結業以來,生意下跌了三至四成,對這次新口岸市集活動也抱有期望。市集為期只得10日,且開放時間只到晚上10時為止,時間會否太短和未能推動夜經濟?文綺華形容是次是新嘗試,未知實際效益,故冀試點方式在新口岸區舉辦活動,而在舉辦活動前,當局曾與區內相關團體、居民、商戶等開會,聽取他們的意見,為照顧居民作息和出行,所以訂在晚上10時完結活動,「唔係話做到一個好夜的夜市,但可以照顧到居民同旅客食完飯,有少少的休憩時間。」

她透露,在活動舉行期間,當局亦會有人員不斷收集周邊商戶、居民的意見,從而在市集結束後,對活動作出評估,作為日後舉辦同類型活動時的參考。當局希望每日能吸引4,000人次到訪,倘成效不錯的話,當局計劃之後在區內舉辦同類型或優化後的活動。

有旅行社已為市集量身訂造行程

3項社區旅遊資助計劃具成效

該市集總預算460萬,當中有360萬元由當局承擔,歸僑總會則承擔100萬元。文綺華表示,有關預算用於餐車設計等硬件配套上,以及保安、清潔等環境衛生方面,另外部分預算亦用於宣傳推廣,特別是內地的旅遊平台。據她所知,有本澳旅行社已為市集量身訂造「兩天遊」行程,希望為該區注入活力。

文綺華

近年旅遊局致力推動澳門社區經濟,由2023年起推出「周遊列澳」社區旅遊資助計劃、「味歷澳門」美食推廣資助計劃和「濱海遊樂」海上旅遊資助計劃,被問到上述3項資助計劃成效時,文綺華稱,當局透過三項主題資助計劃,主要是鼓勵及支持澳門依法成立的非牟利社團善用澳門各樣資源,運用創意,舉辦及開展多元化的社區旅遊活動和項目,豐富「旅遊+」元素,吸引旅客入區玩樂消費,刺激社區經濟。多年來3項計劃成效不俗,有助增加社區人流和幫助企業營運及發展。未來會繼續推出相關資助計劃,並會因應收集到的意見,調整資助條件,引入新元素。

12月光雕表演移師賽車博物館

至於旅遊局未來有何新舉措進一步推動社區旅遊?文綺華以新口岸區為例,強調當局重視新口岸區營商狀況,今年底前會引入IP裝置和推出演唱會旅客優惠,正探討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除了漁人碼頭主會場外,在上海街周邊設分會場,而年12月光影節的光雕表演將設於大賽車博物館,亦計劃擴大在新口岸區設光影裝置,帶動人流。

訪澳旅客人均消費連續兩季錄得下降,文綺華表示,旅客總消費金額已比 2019年高,但周邊地區經濟未明朗下,旅客平均消費難免減少,局方已多方宣傳吸引更多旅客,期望做到「薄利多銷」。她又透露,旅遊吉祥物「麥麥」版權第4季有條件免費開放予本澳旅遊文創業界使用,已有酒店業接觸希望打造「麥麥」美食套餐,相信未來有很多聯乘機會。

「麥麥」版權將有條件免費開放予本地旅遊文創業界使用

陳德勝:支持政府大膽嘗試

是次「尋味新口岸市集」是設於在新口岸廣州街及上海街步行區內,鄰近怡珍閣、怡山閣等住宅大廈。怡珍閣業主委員會主席陳德勝表示,在市集舉辦前,他收到不少居民電話,反映憂慮活動會影響居民休息,以及活動舉行期間可能產生噪音、環境衛生和人流、治安等問題,其後旅遊局亦有與大廈代表開會溝通,他感受到政府的誠意。居民都明白,澳門處於經濟蕭條期,特別是很多青年人都感到徬惶,現在政府大膽嘗試推出相關活動,相信能為區內帶來人流,也帶動區內商戶生意,甚至創造就業機會,作為市民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故他支持政府。

美食攤位吸引不少旅客光顧

旅遊局料每日可吸引4,000人流,陳德勝直言,龐大人流對附近居民生活影響一定有,不過「針無兩頭利」,有得必有失,他希望當局「講得出,做得到」,落實對區內居民的承諾,包括加派人手做好治安工作、每日活動完結後要清洗場地,做好人流管理免影響居民和車輛出入等。

陳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