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議員促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就業 倡削大企文職外僱額

工聯4議員總結第七屆立法會第四會期工作
工聯議員李靜儀、梁孫旭、林倫偉、李振宇總結第七屆立法會第四會期工作,共收到約6,000宗求助個案,最多人求助涉及勞動和就業、招聘不規則行為等問題。他們指,現時勞動市場存在「本地人做短工、外僱做長工」的不規則聘用情況,促請政府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好工留比本地人」的原則,並進一步減少大企、博企、銀行文職等外僱額。
李靜儀表示,第七屆立法會從2021年開始,期間仍然經歷疫情,以至其後的復甦及經濟轉型挑戰等,四年來工聯議員有多個重點工作方向:拼經濟及穩就業;爭權益及打黑工,調升養老金等長者和居民福利,關注教育、醫療和交通,城市規劃和善用閒置土地等。這一屆在立法會合共提出221篇議程前發言、555篇書面質詢,以及71篇口頭質詢。
李靜儀:冀政府著力縮減外僱
在穩就業方面,李靜儀促政府須確保「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好工留俾本地人」的原則,要求政府進一步減少大企、博企、銀行文職等外僱額,讓到更多合適的職位給本地人;尤其要關於青年就業、中高齡人士搵工難的問題,倡議政府為不同群體提供精準的就業輔助,例如很多青年都有能力和適合文職工作,政府應該更著力縮減外僱,讓青年有入職和發展機會;爭取大企業和博企進一步落實管理層和專業技術職位由本地人擔任的目標。
李靜儀亦促請政府推出消費咭或延續消費優惠等措施,以提振社區經濟、減輕居民生活成本及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同時,希望政府透過非博彩項目肩負起培育新興產業,善用博企資源和盛事活動機會,將人流與資源輻射到社區,惠及更多中小企業。
梁孫旭希實輕軌與巴士轉乘優惠
梁孫旭指出,關注長者、弱勢人士的照顧,尤其在經濟保障、生活品質、精神健康以及家庭支援的建設;他們亦重視本澳交通問題,主張做好輕軌、巴士和的士服務的整體規劃,除了推動公共交通系統普及和完善電子支付,建議落實輕軌與巴士轉乘優惠,以及的士擴展網約服務,提升整體交通效率與用戶體驗。
他們促請博企社會責任資源落戶民間,更好支持本地文化、體育及人員的專業發展;此外,提出完善本澳的文化體育場所設施,善用現有土地資源,滿足居民對文化及體育空間的不同使用需求,包括建議興建冰場,以及馬場等土地可以建設成大型體育綜合體,以支持不同運動愛好者,尤其是新興運動能有更充足的活動空間。
林倫偉建議增加非教學人員比例
林倫偉稱,在房屋政策方面,持續推動經屋恆常化申請機制,並建議修法容許申請者「經屋細換大」的經濟房屋置換制度,以改善居住條件,減少戶型錯配,從而鼓勵青年家庭發展;關注青年健康、學生輔導及生涯規劃,建議增加包班津貼、簡化行政流程,保障教育資源穩定投放。
針對教師壓力大、工作負擔重的情況,他建議增加非教學人員比例、優化課時安排、檢視拋節制度,並建立教師心理健康支援及保障機制。醫療方面,建議在社區醫療服務資助計劃中增加名額,回應居民需求;同時善用協和醫院,制定中長期規劃,與內地醫學院合作培訓醫療人才,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
李振宇建議檢討強制假天數
李振宇認為,本澳勞動基準偏低,須適時檢討完善。本澳年假僅6天,至今已41年未有調升,建議將年假調升至12日,增加產假至90日,逐步增加強制性假日天數,同時研究將端午節、冬至等列為強制性假日,將合理缺勤改為有薪假日等。
此外,他亦建議完善社保制度建設,確保可持續發展,建議政府適時檢討並優化社保給付恆常調整機制,令養老金等給付調整更加及時、合理,減輕居民尤其長者生活壓力。同時,關注公務人員工作壓力,建議合理增聘人手,減輕人員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