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再立新功

近日,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參與建設的沙特吉贊工業城海水冷卻項目順利完成大直徑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出運安裝任務,再次彰顯出四航局卓越的技術實力。

自2007年進入沙特阿拉伯建築市場以來,四航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圍繞沙特「2030願景」,全方位投身於沙特經濟社會建設,參與建設吉達紅海門碼頭工程、吉贊工業城海水冷卻項目、利雅得穆卡布四方城土方包項目等三十餘項重點工程,持續為當地提供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和中國方案,為推動中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做出了重要貢獻。

書寫一千零一夜築港童話

從廣東到石油王國沙特,不僅是一次地理空間的跨越,更是一場承載夢想的遠徵。2007年12月中交四航局首批建設者跨越萬里來到紅海之濱,肩負起吉達紅海門碼頭工程的建設重任。

初抵沙特,中交四航局建設者們面對的是嚴酷的自然考驗:無垠的沙漠綿延起伏,灼熱的氣浪扭曲著視線,單調的黃色主宰著天際線。沙漠地帶日均40攝氏度的高溫,裹挾著乾燥的熱風與沙塵,給工程施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更令團隊倍感壓力的是,項目需要適應國際化的施工管理標準,協調多元文化背景的施工團隊。「在這裡建碼頭,其精密程度不亞於製造航天飛機。」項目成員如此感慨。

面對挑戰,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通過優化施工方案,減輕漫天風沙對項目施工的影響;探索海外工程管理經驗,編制適合本項目實際的QC計劃,建立起全面的施工管理流程,總結提出「態度零容忍、管理零失控、產品零缺陷」管理經驗應用於施工生產,實現了「管理標準高,管理水準高,管理效果高」的預期管理目標。

經過近三年時間,一千零一個日日夜夜的不懈拼搏,團隊在紅海之濱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集裝箱碼頭,使港口集裝箱容量從350萬增加到500萬標準箱,成為當時紅海乃至中東地區最現代化的集裝箱碼頭。

中國方案鑄造沙漠建城奇跡

2013年,中交四航局建設者開始參與吉贊經濟城建設。作為首批進駐吉贊經濟城的「拓荒者」,中交四航局建設者們以智慧和汗水在這片沙海上描繪藍圖,率先承建吉贊經濟城JEC疏濬和回填項目,以中國速度拉開經濟城建設序幕。

2014年,建設團隊參與建設吉贊JIGCC取排水項目,該項目管道屬於大直徑超長高密度聚乙烯(簡稱:HPDE)管線範疇,將業主評為「吉贊經濟城施工建設三大難題之一」。面對技術封鎖,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經過8次會審和20多次現場專題討論會,自主研發出大直徑超長HDPE管道成套安裝施工技術,攻克海上浮運、定位沈放、水下對接等世界級難題,同時刷新了同類管道安裝的世界紀錄。此後,中交四航局又先後參與實施了沙特吉贊商業港項目、蘇蓋克三期海水淡化項目等工程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優化HDPE管道施工工藝,提出並採用行業內首例大直徑雙管同步出運安裝工藝,大幅縮短了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的安裝時間,推動HDPE管道成套安裝核心技術實現質的飛躍。2022年9月,吉贊經濟城正式投入運營,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開拓創新,再創佳績,在沙特吉贊經濟城刻下中國印記,在紅海沿岸書寫出一段「沙漠建城」的傳奇。

2022年,中交四航局又一次承擔起沙特吉贊工業城海水冷卻項目的施工任務。團隊持續優化管節焊接及管節浮運安裝工藝,並於今年7月順利完成全長6,600米、單管直徑3.5米的HDPE管道出運與安裝工作,打破了團隊此前在吉贊JIGCC取排水項目同類型施工記錄,再次刷新了全球深遠海超大直徑管道安裝新紀錄。

從茫茫沙海到蔚藍深海,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持續優化大直徑HDPE管道成套安裝技術,實現了從技術空白到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從單管出運到雙管同步出運的工藝革新,從傳統人工操作到智能化施工的轉型升級,逐漸成長為HDPE管道行業的引領者。

鐫刻絲路徵程的奮鬥足跡

近年來,中交四航局聚焦沙特「2030願景」重大發展機遇,穩步推進區域屬地經營,實現由傳統港航水工向城市綜合開發、路橋、海洋工程、市政房建、疏濬回填等多元化業務轉變,經營範圍涵蓋沙特謝巴拉、吉贊、吉達、利雅得等區域,實現了從點到面的蓬勃壯大。

自2020年起,中交四航局率先參與沙特紅海開發項目建設,參建紅海謝巴拉島疏濬回填項目,正式開啓紅海沿岸高端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序幕。此後,陸續參與紅海酒店樁基棧橋浮碼頭項目、紅海舒萊亞島1-12橋涵項目等14個重點項目建設,成為紅海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中交四航局在沙特中部市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進駐沙特首都利雅得,參建穆卡布四方城土方包項目。項目團隊首創「開挖—回填強夯—頂層回填」施工工法,引入鷹鈎臂挖掘機等大型裝備,順利提前完成全部工程內容,獲得業主高度認可。憑借該項目的優質履約,四航局又先後參與了利雅得四方城土方1B項目、利雅得德拉伊耶門二期土石方一包項目、利雅得德拉伊耶門二期多功能場館及辦公樓房建項目等多個工程建設,逐步構建起「立足一個點、輻射一座城」的經營格局。

2024年,四航局開啓對沙特西部核心城市吉達的佈局,參與吉達市中心綜合開發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項目涵蓋市政道路、服務管廊、場區管理等多項內容,將為吉達市打造智能化城市地標提供堅實支撐,促進吉達市經濟多元化發展。

與此同時,四航局持續鞏固吉贊地區的傳統優勢,構建起覆蓋多專業、多形態的工程體系。2025年,沙特吉贊F-7006別墅小區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建設內容包括22棟VIP別墅、81棟標準別墅及一座清真寺,團隊探索並落地綠色裝配式建築結構;沙特吉贊工業城人工島連接橋項目順利開工,項目團隊構建「智能監控+精細管理」模式,打造沿海施工精品工程;在蘇蓋克電廠靠船平台項目中,項目團隊採用協同作業技術,為區域電力穩定輸送提供基礎保障。

當前,中交四航局在沙特各地多點開花、協同聯動的經營格局日益成型,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的優質工程穩步落地,既書寫了中沙合作不斷深化的時代注腳,也鐫刻下勇拓海外、篤行實幹的絲路徵程奮鬥足跡。

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橋梁

在推進沙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中交四航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在綠色環保、動物救助、文化交流等方面主動作為,贏得沙特政府及當地民眾的高度贊譽。

在謝巴拉區域,面對全球第四大紅海珊瑚礁生態系統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重要鳥類保護區,項目團隊構建了全方位生態保護體系:部署專業水質檢測浮標傳感器實現水體酸鹼度、溶解氧等參數的24小時動態監控;划定珊瑚緩衝禁航區並研發「紅海願景1號」智能架橋裝備,有效避免船機設備對海洋造成破壞;開展紅樹林保護和移植活動,邀請第三方環保合作機構制定評審保護方案,在保護自然綠地的同時為當地增添更多生機。

在利雅得,團隊科學保護當地保護動物——刺尾蜥,第一時間設置施工作業緩衝區並重新劃分施工區域減輕對刺尾蜥的影響,並科學制定、實施「蜥蜴搬家計劃」,成功將刺尾蜥安全轉移至與原棲息地生態條件相似的新區域。

在吉贊,項目團隊開設「中文講堂」,涵蓋基礎漢語、商務會話及中國文化三大模塊,巧妙融入工程管理場景化教學,搭建起中沙員工交流的橋梁,並依託「新時代新雷鋒——搭建中沙友好漢語橋」志願服務項目,累計授課120余人次,為屬地中文教育發展注入活力。

未來,中交四航局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深度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聚焦「2030願景」,提供系統化、成體系的中國方案,助力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升級,為打造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