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大水浸街 路氹成澤國 本澳昨迎今年第二個黑雨警告

路氹昨日受暴雨影響多處水浸(網圖)

受熱帶風暴「楊柳」外圍環流影響,本澳昨日迎來超長時間暴雨,氣象局發出今年第二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暴雨期間,澳門半島、氹仔區及路環區錄得最大總雨量分別為135.8毫米、253.8毫米和269.0毫米,全澳多地出現嚴重水浸和交通堵塞,路氹情況尤為嚴重,猶如澤國。市政署等部門緊急應對,疏通渠道、清理積水,確保市民安全,至傍晚時分,雨勢減弱,所有暴雨警告信號取消。

市政署緊急應變小組跟進黑色暴雨水浸情況

本澳昨日受熱帶風暴「楊柳」外圍環流影響,氣象局連續發布多項天氣警告,全澳多地出現暴雨及水浸情況,市民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上午11時,氣象局表示,「楊柳」集結在澳門東北偏北約280公里處,正以時速約28公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逐漸移入內陸減弱。

上午9時48分,氣象局發布特別天氣信息,指出澳門部分地區正受大雨影響,預計未來半小時雨勢將持續,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隨後,在上午10時15分,氣象局正式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預料雨勢將維持,低窪地區存在水浸風險。

不少車輛被水浸(網圖)

隨著雨勢增強,氣象局於昨日下午1時35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並緊接著在下午2時02分升級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這是澳門今年第二次發布黑色暴雨警告。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同樣宣布,由於暴雨關係,中午起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學校下午停課,校方需安排人員照顧已返校的學生,直至情況適宜學生安全回家。

社工局亦表示,已協調受資助托兒所、長者服務設施、康復日間中心適當延長服務時間,呼籲家長或照顧者暫時不要急於前往接送家人,以確保他們留在安全的室內地方,社服機構人員會繼續為他們提供適切照顧;家長或照顧者待雨勢或水浸緩和後,並綜合評估天氣及路面狀況,在確保自身及家人安全的情況下,才接送他們返家。

氹仔成澤國多路大塞車

暴雨導致澳門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尤其是路氹區受影響最為嚴重。氹仔菜園路、偉龍馬路、松樹尾、黑橋街、石排灣圓形地及路環舊城區等地水浸情況突出,部分路段積水深達大腿,車輛行駛困難,甚至出現車輛死火被困的情況,並因此導致多條道路出現「大塞車」。

路氹昨日多條道路受暴雨及積水而封閉

同時,路環竹灣馬路、黑沙馬路、氹仔雞頸馬路等多處地點發生山泥塌方,為保障公眾安全,市政署已暫時關閉路氹各山林郊野徑,加緊巡查並開展安全評估,待完成檢查和除險工作後將陸續開放。市政署已加派人手加緊清理路環馬路上的山泥和落石,加強圍封及放置危險警示提醒駕駛者,並於暫停開放的山林郊遊徑入口處張貼告示,呼籲市民避免在風雨期間或其後數日內進入山坡林區及在樹下逗留,以免發生意外。

路氹多處地點發生山泥塌方

治安警察局表示,已對多個水浸嚴重路段實施臨時封閉措施,包括亞瑪喇前地地下行車道、連貫公路近輕軌路段、氹仔飛能便度街等,以確保公眾安全。同時,呼籲駕駛人士小心駕駛,避免前往低窪地區或進入地下停車場。此外,治安警察局表示,在黑色暴雨警告期間共接獲29宗救助個案,包括人員被困車內、山泥傾瀉、外牆剝落等。

路氹昨日多條道路受暴雨及積水而封閉

消防局也緊急呼籲市民留在室內安全場所,遠離山邊、低窪及水浸區域,切勿逗留地下空間。消防局在黑色暴雨警告期間共接報26宗涉及暴雨的求助事件,並即時加派人員處理。求助事件包括15宗懷疑有人被困、3宗清除墮下物、2宗處理漏水、2宗山泥傾瀉、2宗塌樹、1宗塌石及1宗水浸,均未造成人員受傷。

市政署疏通渠道

市政署表示,本澳暴雨持續,氣象局分別發出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當中離島區九澳站累積雨量更錄得最高超過110毫米,大潭山站亦錄得超過100毫米。市政署即時啟動緊急應變小組,派員到各區疏通下水道,尤其降雨量大的路氹區作加密清理,保障管道暢通,並對暴雨引發水浸即時作出跟進,盡力紓緩各區水浸的情況。

市政署派員到各區疏通下水道

市政署表示,持續特大暴雨及潮漲,令多個低窪地區均出現水浸情況,暴雨主要集中在路氹區,氹仔菜園路、偉龍馬路、松樹尾、黑橋街、石排灣圓形地以及路環舊城區等水浸較嚴重,市政署緊急應變小組即時於全澳各區開展巡查和疏通渠道工作,重點關注水浸地區渠道的排水情況,即時清理被雜物或垃圾阻塞的去水井或集水井口,以保持排水暢通;並到多個雨水泵房巡視,確保各泵房運作正常,待雨勢減弱後,盡快排走積水。

治安警疏導路氹交通

加緊清理停車場積水

公共建設局及交通事務局則於下午6時許表示,受持續暴雨影響,經巡視,交通事務局轄下所有公共停車場運作如常,車輛進出不受影響,當中僅發現中央公園、亞馬喇前地及居雅大廈3個公共停車場出現輕微雨水倒灌情況,停車場管理公司已加緊清理積水。

因應本澳多區出現水浸情況,部份道路需臨時封閉。公共巴士需按實際路況,按現場警方指示臨時改道或調整停靠站點。巴士公司已派員在多個巴士站點指引及疏導乘客。

黑雨過後,公共建設局已即時派員檢查轄下地盤,以確保公眾安全;此外,在接獲消防局緊急通報後馬上趕抵山泥傾瀉現場,兩處出現山泥傾瀉及樹木倒塌的位置分別是氹仔雞頸馬路及黑沙馬路,已派員跟進處理。

兩局呼籲市民出行前留意路面情況,注意安全,並會持續監察路面情況,與相關部門及巴士公司密切協調,盡快恢復正常交通運作。

路環錄得最大總雨量269.0毫米

隨著雨勢逐漸減弱,氣象局在下午5時50分將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降級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傍晚6時3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

氣象局表示,受熱帶氣旋「楊柳」外圍雨帶影響,本澳昨日出現頻密大驟雨及雷暴。截至17時,各區錄得最大總雨量為澳門半島135.8毫米,氹仔區253.8毫米,路環區269.0毫米。此外,暴雨警告生效期間,九澳站錄得最高一小時累積雨量110.0毫米。

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氣象局水位站錄得最高水位為菜園路站0.92米、益隆站0.55米、黑橋街站及石排灣站0.34米。

不少路段積水及膝(網圖)

受「楊柳」殘餘環流影響,預料15日初時仍有頻密大驟雨及雷暴,並伴有強烈陣風,低窪地區會因強降雨出現水浸。請市民留意該局最新天氣提示及警告,適時調整出行安排,並因應可能出現水浸之情況,做好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