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昨遇暴雨多地發出警告信號

深圳羅湖、福田、龍華、龍崗等區遭受暴雨侵襲嚴重(網圖)
珠三角昨日清晨傾盆大雨伴隨雷電交加,氣象局一度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並預料今(6)日天氣仍舊不穩定,呼籲市民密切關注最新天氣提示及警告信息,適時調整出行計劃,並特別提防低窪地區可能出現的水浸情況。預料7日起,隨著副熱帶高壓逐漸移向華南地區,驟雨將減少,陽光增多,本周後期天氣酷熱,最高氣溫預計升至 32°C至 33°C左右。
澳門昨日自清晨起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持續生效長達5小時,其間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該警告維持1個多小時,而紅色暴雨警告亦先後三度發出。受暴雨影響,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按規定宣布,中學教育上午停課,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則全日停課。
氣象局表示,昨日凌晨 4時多起出現連場暴雨,直至早上8時18分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當局表示,雖然本澳面積相當細小,但 2場暴雨分別影響本澳最北和最南區域,足見暴雨發展及落點的隨機性相當大。第一波暴雨集中於上午 5時至 6時 30分,先後發出黃色和紅色暴雨警告,當時雨勢較集中影響澳門半島,北區雨勢最為明顯,錄得最大 1小時滾動累積雨量達 61.8毫米;第二波暴雨集中於早上 7時 30分至 9時 30分,是今年首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暴雨較集中影響路氹區域,其中路環以南雨勢最為明顯,錄得最大 1小時滾動累積雨量高達77.6毫米。
此外,香港天文台昨日清晨5時50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持續超過11小時,直至下午5時05分才改發黃色暴雨警告,傍晚6時15分最終取消。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香港短短八天內第四次發出「黑雨」警告,期間多區出現嚴重水浸。香港消防處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下午4時,共處理42宗有人被困升降機事件、36宗樹木倒塌事故及69宗水浸報告,其中在兩宗水浸事故中,共協助6名市民轉移至安全地點。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表示,自上月底以來,香港天氣持續不穩定,連場大雨襲擊,昨晚至今更兩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今年至今已發出4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次數為歷年之最。
深圳昨日亦同樣遭遇暴雨襲擊,此次降雨為今年以來最強,昨早最大時雨量曾達40毫米左右。全市於今早4時13分發布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這是自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以來的首次,該預警直至7時30分才降級為黃色。深圳多地在凌晨及早上出現暴雨至大暴雨,並伴有強雷電,多處發生水浸。有網民拍攝的市況顯示,多條馬路嚴重水浸,車輛被迫減速慢行,部分區域水深甚至及膝。
據廣東省氣象台預測,河源、梅州、清遠等地今(6)日將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地區或現大暴雨。預計隨後一、兩日,本輪強降水過程將宣告結束,廣東大部分市縣天氣將轉為多雲,氣溫也會逐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