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醫療社團探討晚期前列腺癌精准治療

澳門抗癌協會與澳門泌尿外科學會聯合舉辦的「轉移性泌尿系統治療最新進展」研討會8月1日晚假金龍酒店舉行,澳門、廣州及珠海50余名專家參會,邀請了澳門抗癌協會會長彭向紅醫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科鄭伏甫教授,圍繞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診療現狀、最新精准治療技術及多學科合作模式作深入探討。

根據澳門衛生局最新統計資料,2023年澳門前列腺癌新發病例為217人,位居男性腫瘤發病的第二位,而發病年齡於50-69歲者為101例。彭向紅醫生具體講解了一年來國際腫瘤學界對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最新治療方案,尤其是新的抗雄激素藥物,免疫及靶向治療的進展,並且結合澳門本地的經驗就激素耐受型患者接受化學治療的時機等做了總結,他特別強調標準化和個體化治療,儘量避免不當治療和過度治療。隨著新的治療藥物的引入,以及政府的不斷投入,澳門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經居於國際前列。

彭向紅

鄭伏甫教授結合內地治療前列腺癌的狀況詳細講解了前列腺癌精准診療的困局和機遇,他表示,透過基因等檢測手段,有助於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進行精准治療,主張多學科協同治療,特別是不同機制的藥物的聯合使用會大幅度的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並提高生活品質。前列腺癌與遺傳有相關性,攜帶特定基因突變者患該病的風險較普通人高,建議對特定群體作相關篩查。

澳門泌尿外科學會代表也分享了轉移性前列腺癌治療的個案,與會者討論熱烈,氣氛愉悅,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