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難對未來感迷茫 學者建議青年先調低工資期望

不少青年普遍遇到求職困難

本澳大學畢業季已至,不少應屆畢業生都忙於投身勞動市場求職,但普遍面對求職困難問題,其中有青年人反映雖有參加不同的就業博覽,但通通杳無音訊,只能暫時做兼職,令他們感到挫敗和看不到未來。有學者認為,未來10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會大幅上升,為青年人提供工作將是長期挑戰。現時有不少青年人偏向以薪酬為先,工作是否對口屬次要,故出現求職難,建議青年調低對工資期望,先累積工作經驗加強競爭力。

勞工事務局就業廳廳長李麗琼、教青局青年發展處處長趙寶威、人力資源協會會長徐展文、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系助理教授王海濱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青年就業。

(左起)王海濱、趙寶威、李麗琼、徐展文出席《澳門講場》

青年:就業環境差只能做兼職

期間有多名市民致電節目反映求職難。其中,應屆公共行政畢業生梁先生表示,專業「行頭窄」求職難,想修讀碩士學位進修但不清楚就業缺口,至今尋找工作已半年,感到澳門就業環境差,畢業生處境艱難,也有參加就業博覽,但總是沒有下聞,身邊同學也只做兼職,感到很挫敗,對未來很迷茫。

本科是中文的陳先生已畢業2年,原本想做教師,但認為市場競爭大,其他工作職位不是專業要求高,或是薪酬待遇不理想,故一直找不到心儀工作,現在做兼職,看不到未來,希望政府在協助就業上做多些工作。

也有居民批評,各企業文職存在大量外勞,勞工局不削減外僱數目,本地人可能只能做清潔工。

勞工局:上半年助5224人次成功配對

李麗琼表示,青年是澳門社會的未來和希望,政府始終把促進青年就業作為施政的重點,為此當局持續優化就業體系,通過多元化措施,協助青年順利投身職場,今年1至6月,透過各項就業支援服務,成功配對的求職者有5,224人次,當中35歲以下青年佔比超過五成。

勞工局上半年助5224人次成功配對

在恆常就業配對方面,當局持續因應不同群體需要推出相應就業支援措施,包括舉辦不同行業配對會,每周至少有3場行業專場配對,每月至少有6場休企招聘會,每年至少舉辦3場大型就業博覽會,以及通過「一戶通」設置本地職位空缺網上自助配對服務,又推出具發展階梯的不同崗位就業專業加培訓專項計劃等,多管齊下促進居民就業發展。

在提升居民競爭力方面,勞工局繼續收集求職者和企業反饋意見,為有培訓需求的求職者提供就業支援和開辦相應的技能強化課程,針對性地提升求職者的技能,以增加他們獲聘機會。

在協調促進就業方面,透過深化跨部門的協作,勞工局和教青局、經科局、工務範疇部門保持緊密的溝通,推出各項支援本地居民的就業措施,並與多個社團合作,在今年3月底至8月中下旬舉辦多個針對青年、應屆畢業生、以及各類求職者大型配對會和職前輔導會,藉此為本地企業和求職者搭建配對平台,助力居民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職位。

25歲以下青年求職成功平均需50天

對於應屆畢業生反映求職難,李麗琼稱,就業配對資料顯示,25歲以下青年由登記求職到成功就業,平均需要50天。她又提到,「職出前程實習計劃」過去5年共有1,700多人參加計劃,約850人在實習後獲聘,600多人入職,約一成人有晉升機會,可見是較好找工作的途徑;而8月也有大型招聘會,她鼓勵青年參加。

有建築工人反映就業配對成效不大,李麗琼稱,局方基本上每天都有帶求職者到工地面試,今年已聯絡2,000多人次,出席面試有957人次,506人成功獲聘。

教青局:青年對自己要有信心

趙寶威稱,教青局今年新推出「學生生涯規劃藍圖」計劃,每月設有人才需求等不同主題資訊,供學生選科時參考。教青局和勞工局並將推出「澳門青年大灣區職業之路資助計劃」。

趙寶威介紹,今年政府跨部門推出系列計劃支援青年實習就業。他勉勵青年對自己要有信心,一時找不到工作不需太過消沉,相信青年善用配對會等機會,可提高求職成功率。

學者:先累積工作經驗加強競爭力

王海濱預計,未來10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會大幅上升約20%至65%,如何為眾多青年人提供工作是長期挑戰。他指出,傳統產業未能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新產業又未成規模,未能向青年提供高附加值的就業機會,現時澳門就業職位主要集中在基層服務方面,青年對收入要求期望亦相對高,形成技能錯配問題,導致青年人就業困難。

現時有不少青年人偏向以薪酬為先,工作是否對口為次,王海濱建議青年先調低對工資期望,累積工作經驗加強競爭力。他又引用數據指有碩士學位畢業生,收入中位數比學士學位畢業生約多9,000元,繼續進修對競爭力有較大提升。

人資協會:公共事業優先聘本地人

徐展文認為,現在澳門就業市場存在冷熱不均情況,路氹區就業市場熾熱,酒店、餐飲、零售、建築等行業有一定人資需求,但民生區就業市場則仍然疲弱,但下半年旅遊旺季將帶動全職及兼職需求,又認為就業市場面臨一定機遇及挑戰,政府與企業可以推出跨行業青年實習計劃,提升青年人競爭力。同時政府應動態研判外勞配額,公共事業機構續牌續約時,可先入職再培訓,鼓勵相關企業釋出外勞職位優先聘用本地人。

徐展文直言,青年初入職場要調整心態,應屆畢業生要勇於面對困難,先就業再擇業。青年沒有工作經驗難以爭取更高薪金,建議青年先入職汲取工作經驗,再轉職;並建議青年學習語言技能,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