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汪倡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

李良汪

政府早前公布調升包括養老金和殘疾金在內的多項社會保障給付金額,並追溯至今年1月1日起生效。議員李良汪表示,政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已將養老金調升至每月3,900元,但與居民期盼養老金基數與維生指數掛鉤仍有一定差距,他促請政府建立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機制,政府有必要持續檢視及優化現行機制,並儘快完善本澳社保制度及長者相關福利政策,以有效落實老有所養、維護長者權益。

立法會昨舉行全體大會,議員李良汪和李靜儀關注長者退休保障和支援。其中,李良汪表示,長者社區照顧,除了硬件建設及配套,當局更需考慮長者醫療及養老保障方面的訴求。他以養老金為例,現行「社會保障給付恆常調整機制」,以統計暨普查局編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作為主要的衡量指標,惟相關數據反映的是宏觀消費情況,未能完全顯示長者群體面臨的生活壓力。

最低維生指數最能真實反映在社會生活所需的金額,建議特區政府優化社保調整機制,儘快就養老金基數與維生指數掛鉤開展研究,探索建立完善的退休制度,強化民眾退休保障。

此外,長者安裝假牙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李良汪建議研究擴大假牙補貼計劃至所有長者,切實減輕長者的經濟負擔。同時建議研究降低長者公寓使用費及設施收費標準,減輕長者租金壓力,落實「老有所屬」的政策目標。

李靜儀:政府須完善養老金調升機制

李靜儀亦表示,有不少長者反映面對經濟壓力,特別是醫療、飲食等生活開支昂貴;相隔幾年才調升一次養老金,亦凸顯機制存在不足。她期望政府盡快優化養老金調整機制和完成評估長者消費物價指數,及早推動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勾等工作,使養老金的調升能更緊貼長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並落實更多改善長者和殘疾人士生活的保障措施。

李靜儀

在本澳老齡化加劇下,強化對長者、弱勢群體及照顧者的服務支援刻不容緩。優化長者服務方面,不少唐樓長者因為身體機能下降,出行遇到困難,影響生活質素,但因為難以承擔長者公寓使用費而未有租住;期望當局持續評估和收集長者的需求,適度下調租金或推出更多折扣優惠,以及研究在其他社區開展長者飯堂服務的需要性,以方便長者生活。針對老齡社會的挑戰,當局要加大資源穩定醫療人員和照護人員團隊,優化人員津助制度和人力資源配置,並大力推動樂齡科技應用,以協助人員提升長者照護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