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6月物價更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

巴西權威經濟智庫「瓦加斯基金會」(FGV IBRE)於7月7日發布震撼數據,被視為國內物價風向標的廣義物價指數(IGP-DI),在2025年6月錄得-1.80%的驚人跌幅,不僅較5月的-0.85%跌幅擴大逾一倍,更創下2015年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此結果使該指數年內累計下跌1.76%,過去12個月漲幅收縮至3.83%,遠低於去年同期。
生產者物價指數(IPA,佔IGP-DI權重60%)連續兩月加速下跌,6月跌幅達2.72%,創2009年金融危機後最大單月跌幅。初級原材料暴跌4.95%,其中鐵礦石、咖啡生豆、玉米三大出口支柱全線崩盤。FGV經濟學家Matheus Dias指出,中國鋼鐵減產致鐵礦石需求腰斬,全球咖啡庫存過剩觸發期貨市場拋售潮,衝擊正沿供應鏈向零售端傳導。加工品也全線失守,工業製品下跌2.31%,農產品跌3.86%,最終產品指數自5月上漲0.48%逆轉為-0.88%,反映製造業訂單萎縮。
消費者物價指數(IPC,權重30%)漲幅從5月的0.34%斷崖式降至0.16%,八大消費類別中六類增速放緩或轉跌。食品、交通、醫療保健等類別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僅電力費、外食等剛性支出維持漲勢,但雞蛋、住宅租金等民生品價格鬆動,反映家庭消費緊縮。通脹擴散指數警訊顯示,物價上漲商品佔比從5月的60.65%暴跌至50.97%,通縮壓力正向多領域蔓延。
全國建築成本指數(INCC,權重10%)在通縮環境中逆勢上揚0.69%。人工成本飆升,建築工人薪資漲幅達3.25%,工程師薪資漲1.32%,推動「勞工成本」板塊上漲1.32%。而建材價格坍塌,鋼筋、混凝土等關鍵材料持續下跌,與人工成本背離暗示房地產需求萎縮。
農業原料崩盤引發連鎖反應,咖啡期貨價跌至三年新低,巴西產區已出現咖農棄收現象;玉米、大豆價格回落逾40%,農機巨頭宣布裁減產能。工業原材料需求凍結,淡水河谷鐵礦石出口量同比下滑,鋼鐵協會數據顯示6月粗鋼產能利用率低於警戒線。
儘管整體物價下行,但服務業成本僵固,醫療保險、餐廳消費等服務價格居高不下,建築業工資漲幅遠超生產率增長。輸入性通縮衝擊下,雷亞爾升值壓低進口品價格,卻削弱出口競爭力,製造業PMI跌至榮枯線下。FGV模型顯示,若大宗商品價格維持當前水平,三季度IGP-DI可能累計下跌逾5%,觸發央行降息壓力,但服務業通脹黏著性恐使巴西陷入「滯脹式通縮」困境。
本報外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