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林茂塘西側至青洲區設跨區道路

政府稱會持續推動內港的優化工作

立法會昨舉行口頭質詢會議,議員李靜儀、梁鴻細口質關注內港區規劃及交通整治問題。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表示,在澳門城巿總體規劃的研究過程中,曾建議北區-1規劃分區內預留一條連接林茂塘西側及青洲區的跨區道路,當局正就跨區道路的實施空間及可行性作出研究。現時政府正跟進巴士合同的檢討工作,會因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時調整巴士服務。

李靜儀表示,一直以來本澳半島道路有限,2025年3月,本澳道路總長度496.7公里,澳門半島在10年內只增加不足5公里;參照其他地區經驗,會研究建設外環通道、高架橋式的繞道或快速公交系統等。當局早前表示正研究輕軌西線選線、選址及站點以打造成環形網絡,但有關研究和建設需時。除此之外,當局也可研究其他方案,例如建設澳門半島西側外環快速道路的可行性,分析外環路和快速公共交通的方案需要性、項目預算、維護保養費用,以及交通疏導和推動轉乘方面的成本效益,從而考慮較優的方案。

李靜儀

她同時要求當局交代對於優化公交服務有何新計劃?是否會研究引入快速巴士公交系統?如何加強巴士司機和前線人員的支援和保障?在確保員工有足夠休息時間等。

政府探討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可行性

譚偉文回應表示,跨區快速道路,在澳門城巿總體規劃的研究過程中,曾建議北區-1規劃分區內預留一條連接林茂塘西側及青洲區的跨區道路。政府在進行有關詳細規劃草案時,會進行多方案比選,就跨區道路的實施空間及可行性作出研究。與此同時,亦會尋求合適單位提供澳門輕軌路線的研究服務,屆時將一併探討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的可行性。

譚偉文(中)等官員列席立法會會議

至於李靜儀關注到巴士服務的優化,譚偉文稱,政府持續透過優化軟硬件設備,包括完善巴士候車站亭及交通資訊屏的設置、協調兩巴透過合併路線、調整班次和服務時間、開通特班車及適時調度車輛等,完善巴士服務和優化居民乘車體驗。現時,政府正跟進巴士合同的檢討工作,會因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配合本澳道路網及軌道網的建設進程,適時調整巴士服務。

他又指,交通局已嚴格要求巴士公司合理訂定車長的工作時間,車長每完成一個班次就必須提供足夠休息時間,避免長時間工作引致疲勞駕駛。車長每日上班前須通過工作人員檢查,倘發現精神狀態不佳、身體不適等情況就會要求車長暫停工作。除此之外,政府不同部門亦持續透過大量線上、線下的教育和宣傳工作,向公眾及旅客推廣交通安全訊息,當中包括公交乘車禮儀的教育,以宣傳正確和守法意識。

政府持續推動內港的優化工作

議員梁鴻細則關注特區政府稱將持續研究內港一帶的城市發展規劃,並加強粵澳通關及碼頭建設以完善兩地連接,要求當局交代現時與珠海政府的溝通情況如何?會否共同制定清晰的規劃方案?當局會否考慮將防洪工程與軌道布局相結合,以合理對線路進行布置研究和環境評估,確保輕軌系統與防洪措施的協調和互補,發揮軌道交通的多元效能?

梁鴻細

譚偉文指,特區政府持續推動內港的優化工作,透過建設雨水泵站及下水道箱涵渠以及開展片區的活化工作,以緩解內港區的水浸問題、優化交通佈局及改善區內環境。其中,配合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政府亦同步整治內港的交通及行人道,除優化行人步行環境外,亦重新規劃區內過路設施,將原來的斑馬線改為交通燈,以提升行人過路安全,以及行車效率。隨着工程完工,內港一帶的交通經已全面恢復,河邊新街巴士專道亦已恢復,有助提高澳門半島西側的公共交通服務效率。

他強調,推動內港整體優化是一項長遠的工作,特區政府會在澳門城巿總體規劃的框架下,因應內港區的現狀及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整體空間佈局,同時對交通、防災、環保、公共空間等因素作綜合規劃考慮,以提升內港的活力及城巿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