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遺工藝(澳門)雙年展展燕京八絕

6月9日至14日,為迎接第20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指尖上的文明——燕京八絕 非遺萬象」為主題的「中國非遺工藝(澳門)雙年展」,在澳門城市大學成功舉辦。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宮廷藝術專委會的多位工藝美術國大師、非遺傳承人受邀赴澳,深度參與本次合作展覽,與各界攜手,共同奏響非遺傳承與創新的時代強音。

6月10日下午,在澳門城市大學氹仔校區文化中心,由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領導、專家和師生與參加本次展覽的工藝美術國大師、非遺傳承人等,共同啓動了展覽儀式。本次展覽活動由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澳門城市大學國家科技部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主辦,由北京燕京八絕協會、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北京雲想宮廷刺繡藝術工作室、南京雲錦博物館、姚惠芬刺繡藝術館、瀋陽市博物館協會等單位協辦。

展覽期間,6月12日上午,洽逢澳門城市大學主辦的「第七屆國際創意管理大會暨文化產業教學創新論壇」開幕,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澳門特區政府政策與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人民日報澳門分社社長富子梅,第13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澳門地產業總商會副會長梁樹森,澳門城市大學校長劉駿、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金立賢、城市與可持續研究院負責人韓昊英等眾多領導和嘉賓親臨開幕式並為展覽剪彩。

受邀參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宮廷藝術專委會副主任鐘連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宮廷藝術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柏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繡)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宮廷藝術專委會常務副主任畢紅,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傳承人、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副館長王雪梅,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織錦專委會副秘書長、南京雲錦博物館意匠總監李爭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技藝)傳承人、北京工藝美術大師朱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雕技藝)傳承人、北京工藝美術大師萬帥兵等年輕一代工藝美術大師在開幕式後,為100多位與會領導、專家和學校師生、媒體記者奉上精彩的講解,使參觀者在欣賞80余組件各類藝術品同時,無不為各位大師的傳神技藝、匠心精神而衷心慨嘆。

參觀者欣賞80余組件各類藝術品

瀋陽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宮廷藝術專委會主任李理及宮廷藝術專委會副秘書長侯曉,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澳門文物保護學會理事長、宮廷藝術專委會執行委員趙強,湖北省新文藝群體藝委會副主任、湖北美術學院基金會理事、二級藝術創意設計師楊易兵等人以本次展覽的組織策劃和設計者身份,也參加了開幕式和展覽相關活動。 在本次開幕儀式上,多件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非遺作品被捐贈給澳門城市大學,開啓跨界合作與攜手發展的新途徑,具有特殊的意義。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宮廷藝術專委會主任李理代表王新軍先生,向學校捐贈刻有澳門城市大學校徽的仰韶文化彩陶花瓣紋曲腹盆,展現「科技+藝術」的創新融合;宮廷藝術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柏群代表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向學校捐贈了「居庸疊翠」漆盤,盡顯北京古都的文化魅力;景泰藍製作大師鐘連盛代表北京琺瑯廠,向學校捐贈了掐絲琺瑯「繁花似錦」粉盒,以百花綻放的圖案寓意吉祥;蘇繡大師姚惠芬代表姚惠芬刺繡藝術館,向學校捐贈了蘇繡「龍瓶」,以江南刺繡技藝再現青花瓷之美;織錦專委會副秘書長李爭代表南京雲錦博物館,向學校捐贈了「寶船揚帆」,以鄭和下西洋史事致敬絲路精神;景德鎮古彩傳承人萬彧婷,向學校捐贈了粉彩「且聽松吟」杯,將高超工藝與學術構思融為一體……這些精美藝術品的捐贈,不僅是非遺珍品的珍藏流轉,更是文化傳承的接力,實現了傳統宮廷藝術品與高校美育的融合,期待非遺技藝與中華優秀文化在澳門城市大學這片學術沃土上生根發芽,煥發全新活力。

瀋陽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李理代表參展藝術家向澳門城市大學贈送非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