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南辦座談會探討根治水患

民生座談會現場

日前,街坊總會南區辦事處就舊區水患治理議題舉辦共建特區齊獻策之民生座談會「舊區水患何時休」,探討根治內港水患、優化交通及社區活化等問題。座談會於昨(29)日早上11時在下環社區中心舉行,由下環坊會會長張麗珍、福隆坊會理事長梁啟晉、兩海坊會副理事長李仲言、街總南區辦主任曾家樺擔任主講,由新馬路坊會青委副主任施艷主持。

肯定治水工程進展 籲同步減輕民生影響

李仲言指出,歷時三年的內港南雨水箱涵渠泵站工程將於年中完工,標誌著內港中期治水計劃基本完成。他肯定政府通過北雨水泵站、筷子基泵站等工程提升防災能力,但強調多年施工已對居民出行及商戶經營造成沉重壓力,部分商戶更因疫情及工程雙重衝擊被迫結業。他呼籲當局建立泵站及渠網恆常維護機制,並延後長期工程規劃,讓社區休養生息,避免重複開挖影響民生。

​梁啟晉認同政府基建投入,但指出內港南工程導致道路封閉、公交改道等問題加劇舊區商戶困境。他建議政府推出階段性紓困措施,包括防災改造支援及持續推動舊區活化,振興社區旅遊經濟,並引進非開挖施工技術和地下管線智能化管理,減少工程對交通的干擾。

倡建智慧防洪體系 融合社區活化發展

張麗珍指出,下環及內港地區長期受水患問題制約,每逢極端天氣便面臨嚴重積水、商戶營運損失及交通擠擁的情況。對此,她提出三方面具體措施:首先應完善防洪設施,包括推動排水系統智能化升級及開展沿海防洪堤壩可行性研究;其次需優化街區基礎設施。此外,還應同步提升社區生活配套,通過增設休閒空間、普及無障礙設施以及推動舊區活化項目,吸引特色產業入駐,將下環片區建設成為兼具防洪韌性、宜居環境與歷史文化特色的濱水地標區域。

曾家樺總結時表示,水患治理需與城市規劃深度融合。呼籲政府儘快落實內港「一河兩岸合作軸帶」實體方案,並將輕軌西線佈局與防洪工程協調,通過數值模擬及環境評估確保系統互補。針對交通優化,他建議以輕軌連接青茂口岸、林茂塘及媽閣,並制定分段施工策略,減少對現有路網影響。他強調,舊區振興需同步推進防災韌性、交通升級及產業活化,呼籲各界凝聚共識,為內港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