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2025年4月通脹加速醫療及個人護理價格領漲

巴西消費物價核心及擴散指數變化
根據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經濟研究所(FGV IBRE)於5月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2025年4月巴西「一般價格指數—內部可用性」(IGP-DI)較3月上漲0.30%,逆轉前月下跌0.50%的趨勢,年增率達8.11%。此波通脹主要由生產者價格指數(IPA)及消費者價格指數(IPC)雙雙加速所推動,其中醫療用品與加工食品價格上漲最為顯著。
4月生產者價格指數(IPA)上漲0.20%,結束連續下跌。其中,加工食品價格大幅攀升,帶動「最終產品」類別增長1.03%(前月為0.47%),剔除生鮮食品與燃料後的「核心最終產品」更飆升1.07%。此外,「中間產品」價格上漲0.23%,主因工業材料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則下跌0.34%,但跌幅較前月(-2.10%)收窄。
消費者價格指數(IPC)4月上漲0.52%,高於3月的0.44%。八大消費類別中,醫療及個人護理價格漲幅最大(1.41%),主因4月起藥品價格調漲。其次為「雜項支出」(0.88%)與「服飾」(0.36%)。儘管「食品類」通脹放緩至0.72%(前月1.19%),但番茄、馬鈴薯等生鮮價格仍大幅波動。
國家建築成本指數(INCC)4月上升0.52%,高於3月的0.39%。三大構成項目中,「材料與設備」成本上漲0.43%(前月0.24%),「服務」費用增加0.57%(前月0.23%),「人工」成本則維持0.61%的漲幅,反映勞動市場緊縮壓力。
剔除波動項目的核心IPC上漲0.48%,略高於前月0.46%。同時,衡量價格普遍上漲程度的「擴散指數」升至66.13%,顯示通脹壓力廣泛存在。
生產端中,牛肉(+4.45%)、馬鈴薯(+46.84%)價格飆升;消費端則以番茄(+16.14%)、咖啡粉(+6.50%)漲幅最大。下跌部分,柴油(-5.92%)、機票(-3.86%)、胡蘿蔔(-12.01%)價格明顯回落。
FGV IBRE經濟學家Matheus Dias指出,生產端價格上漲可能進一步傳導至消費端,尤其是加工食品與醫療產品。未來需關注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通脹路徑的影響。
本報外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