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司:正規劃兩條輕軌線 冀議員勿懷疑政府決心

譚偉文承認輕軌服務未符居民期望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昨日透露,目前正規劃兩條輕軌線,一是西線,由青茂站延伸至筷子基,經內港到媽閣。另一條線路是港珠澳大橋口岸經過東區,由外港進入南西灣區到媽閣,形成環型輕軌網。相信隨着線路增加,乘客量會激發乘數效應,希望輕軌成為澳門未來交通的主軸。他又承認輕軌服務未符居民期望,稱輕軌服務正不斷改善,亦希望議員勿懷疑政府決心,輕軌公司會迎難而上。

譚偉文昨日在立法會引介本年度運輸工務範疇施政方針表示,在優化城市交通方面,將開展陸路交通第二個十年規劃的中期檢討,以及開展修訂《道路交通法》的工作,在公共交通方面,持續擴展輕軌網絡,全力推進輕軌東線南、北兩段工程施工。
議員黃潔貞指出,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將輕軌延伸至澳門半島的心臟區域,詢問心臟區域是延伸西線方面的規劃,還是在現有路線基礎上會進一步優化?譚偉文透露,政府正在做未來輕軌網絡的選線研究工作,輕軌路線隨著社會情況改變要做調整。總的來說,有兩條線會做有關規劃,一個是西線,早前亦在立法會提及,青茂站會延伸至筷子基,經過內港抵達媽閣;人工島口岸是澳門重要的口岸,希望能另一條能在人口島口岸經過東區,由外港區進入南西灣區,再達到媽閣,形成一個環形網絡。

他又表示,輕軌隨著路線的增加,乘客量一定有乘數效應。因其他地方經驗的啟發,每增加一條線路,乘客的增幅是比較大。未來隨著輕軌網絡的完善,能夠成為澳門交通的主軸。
譚偉文認為,輕軌已運作一段時間,輕軌路線網亦需隨社會實況作出改變,政府將重點規劃輕軌西線,初步擬定在青茂站延伸到筷子基,再經內港到媽閣;另外,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是本澳其中一個重要口岸,假設輕軌線路可經過東區,由外港區進入南西灣區再到媽閣,便可形成一個環形網絡,覆蓋更多出行需要。
譚偉文又表示,澳門地方不大,主要景點較集中,是一個適合步行的城市,將優化步行環境讓遊客更舒適地遊覽。方便居民步行方面,政府將透過空中走廊等方式改善步行環境,並完善輕軌網與步行網的銜接,增設風雨廊也是重要考量之一,使步行網更完善。
輕軌服務不斷改善 第一步推動電子支付
梁孫旭又關注輕軌電子支付問題,譚偉文承認現時輕軌支付方式未符合澳門居民的預期,當局短期內會做一些措施,引入一些不同的機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澳門市民在澳門輕軌服務中體驗到電子支付。

譚偉文又表示,輕軌服務正不斷改善,第一步推動電子支付,第二步便是與巴士轉乘。未來還會推動輕軌服務在8號風球除下後,盡快恢復營運。他希望居民知道,輕軌公司亦在努力改變當中,可能未符合市民的期望,但是會加倍努力,去加快輕軌的改進工作,以迎合居民對輕軌的期望,亦希望議員勿懷疑政府決心,輕軌公司會迎難而上。並強調要解決澳門交通的問題,軌道交通的手段必不可少,亦都符合一些先進的城市解決交通的一個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