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具備產業多元發展及居民更好就業的條件和能力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5年第1季總體為1.9%,而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5%,均較去年第4季上升0.2個百分點;而總體就業率及本地居民就業不足率,則分別為1.2%和1.6%,同樣下跌0.3個百分點。與2024年第4季相比,第1季就業人口及本地就業居民分別為37.18萬人及28.02萬人。如果將短暫的失業率微升歸咎到澳門整體經濟環境變差,結論明顯是不合適而且有妄斷的嫌疑。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失業率與經濟環境雖然有一定的關聯性,但並非是單向的因果關係,更不是唯一的指標,而是一種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複雜互動關係,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受產業結構調整所影響。事實上,為實現經濟適度多元,澳門持續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大健康產業等行業,在此過程當中,因為人才匹配問題而出現的短期結構性失業,屬於正常現象,更不需要為此擔憂而過度解讀。

與此同時,從政府的數據反映,尋找首份工作的新增勞動力佔失業居民比重下跌2.5個百分點,說明了尋找首份工作澳門居民相對容易了,同時也說明了政府推出的促進和鼓勵就業政策產生了實質性的效益,由此可見,澳門的就業市場處於一個較為平穩的水平。隨著未來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相信澳門居民尋找首份工作將變得更為容易。

當前,澳門雖面臨中美關稅戰等帶來的外部風險,但內部經濟環境整體是穩定的。2025年特區政府經濟財政範疇的施政主軸是「拼經濟、促多元、惠民生、謀發展」,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高質量的經濟適度多元是關鍵。為實現相關目標,行政長官在2025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當中,明確提出了將加快研究設立政府產業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計劃年內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前期調研工作。一旦政府順利打造相關基金,將有助於從根本上改變澳門的產業和經濟結構,帶動澳門成為高端產業的發展前沿陣地,提升澳門的區域競爭力,甚至是國際競爭力。

此外,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縱深建設持續推進,包括創新科技、大健康、現代金融以及文旅會展等產業,將會和橫琴對應的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在這一有利的發展態勢之下,澳門居民的就業和發展前景,特別是澳門青年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將大大提升,這不僅會帶來經濟上的巨大效益,更將提升澳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未來,相信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在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團結帶領下,在社會各界和居民的持續奮鬥下,澳門必定能夠在建設好「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基礎同時,進一步加快新質生產力建設,並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高質量建設,以更好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藉此進一步擴大澳門居民的就業空間,為澳門居民打造一個能讓自我更好成長,特別是讓廣大澳門青年有一個更好實現自我價值的經濟環境。

寧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