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經濟穩定表象下的轉型迫切性

澳門經濟學會最新發佈的《2025年3月澳門經濟景氣指數報告》,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這座微型經濟體在看似「穩定」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湧動,深層憂慮逐漸浮現。報告揭示,儘管整體經濟維持穩定,但內部指標的不協調與外部環境的複雜多變,正一步步顯露其經濟結構的脆弱本質。

貨幣供應M2再創7,860億澳門元新高,市場流動性看似充沛,然而本地銀行貸存比率持續下滑,不良貸款率卻攀升不止,這無疑是實體經濟需求疲弱的直接反映,資金並未能有效轉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這一現象不僅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限性,更凸顯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創新動能不足的尷尬境地。若长此以往,經濟「虛實失衡」的風險將如懸頂之劍,日益加劇。

旅遊業方面,儘管珠海與橫琴的新政策為澳門帶來了旅客數量的增長,但人均消費力的下降和零售業銷售額的連年下滑,卻讓人不得不正視傳統「以量取勝」模式的局限性。博彩業作為澳門經濟的支柱,其日均毛收入增幅遠低於旅客增長率,經濟結構瓶頸顯而易見。周邊地區博彩業的開放和內地旅客消費模式的轉變,更是迫使澳門必須重新定位其旅遊業的發展方向。

作為外向型經濟體,澳門易受國際政經波動的影響。美國關稅壁壘、人民幣匯率走弱等外部因素,直接衝擊著主要客源市場的消費力。地緣政治博弈的升溫,也可能進一步縮小澳門的國際合作空間。

面對諸多挑戰,澳門需採取更具前瞻性的「短中長期策略」推動轉型。短期內,應提升旅遊附加價值,推廣「深度旅遊」體驗;中期則需積極發展新興產業,降低對博彩業的依賴;長期而言,應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加強區域合作,拓展國際網絡。澳門經濟的未來,在於正視並解決結構性矛盾,加速產業革新,深化區域協作,共創永續發展的新局面。

牛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