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肘不只是球場的傷害

網球肘常見於需反復用力伸腕活動的成年人,尤其是頻繁用力旋轉前臂者,如網球運動員(反手揮拍擊球)、小提琴手、瓦木工人等。主要表現為局限性疼痛,並向前臂放射,尤其在前臂旋後時。患者經常出現持物無力,偶爾可因劇痛而使持物失落。靜息後再活動或遇寒冷時疼痛加重。嚴重者扭毛巾、掃地等細小的生活動作都感到非常困難。

從解剖上看,網球肘疼痛的部分—肱骨外上髁,是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肱橈肌、旋後肌等伸肌肌腱的附著點。當附著於此的伸腕肌腱、筋膜突然受到牽拉,肌纖維在外上髁部分撕脫。或由於慢性勞損,局部產生炎症,都可能導致疼痛的發生。中醫多從傷筋、肘痛、痹證論治,通過推拿、針灸、照燈、藥物貼敷等松解局部,減輕疼痛。

我們在傷科中發現,雖然很多患者因肱骨外上髁處局部壓痛、Mills徵陽性而被診斷為肱骨外上髁炎,但他們並沒有伸腕用力的病史,反而多數有提拉重物的病史。而且通過觸診會發現,這些患者的肱二頭肌是持續緊張的。當肱二頭肌緊張時,橈骨粗隆受到牽拉,橈骨頭向背側突出,附近的伸肌腱、肱橈關節囊等被頂起拉緊而出現疼痛。而在持物或前臂旋轉動作時,肌腱和關節囊被頂的更緊引起疼痛加劇。

這種長期的錯誤用力姿勢將導致肩胛骨與胸壁、頸椎之間的關係紊亂,肩胛骨被固定在錯誤的上迴旋位置上,肱骨、尺橈骨、甚至腕骨、指骨的相互關係也因此受到影響。

所以我們發現,網球肘前期或者初期的患者,可能只是會覺得肘關節外側有酸痛感,或自覺肘關節外上方活動痛;但當病程遷延一段時間,很多人的疼痛會向上或向下放散,肩部相關肌肉、腕部伸肌腱處也會有壓痛及活動痛,嚴重時患者就連伸手指頭,伸手腕或者是拿筷子都會引起劇烈疼痛。

整體來看,網球肘疼痛的出現,主要是源於在肩、肘之間的肱骨位置及附屬肌肉筋膜張力發生了變化,引起的肘外側的應力集中。只要將錯位的骨頭還回去、將肌肉筋膜捋順,把錯誤的位置調正,恢復組織間正常關係,還原筋骨系統張力,疼痛就會消失。我們的習慣是先調整患者的肩胛骨周圍關係(與頸椎、與胸壁)、盂肱關節,再調整肱橈關節和尺橈關節。按照這個思路,不管病程多長,只要未經誤治及過度治療,多數均可以治癒。

從骨傷科來看,疼痛應當是局部問題對機體的警示和提醒,而這個問題常常是應力分佈不均及位置錯誤,炎症的出現往往是機體對局部問題遷延不愈的代償和修補,就像骨刺是應對局部張力的需要才長出來一樣,是病理產物而不是根本原因。

因此,如果只是針對局部炎症的治療,只能稱得上是鎮痛,連治痛都算不上,只有解除了局部組織的結構異常、恢復了正常的應力分佈,找出患者錯誤的運動方式或用力姿勢並加以改正,才能做到真正的治病必求於本。

一個網球肘的問題,治療時卻需要注意調整肩關節、腕關節的整體關係,這種求本溯源、注重整體關係的傷科辨證分析思路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臨床上能看到的、摸到的傷,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你絕不能按冰山一角去治它。肱二頭肌對於作為一個雙關節肌肉,在肩、肘的功能發揮中起著重要作用。

作者:廣慈醫療中心 陳惠玲 中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