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宏觀經濟協調 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二)

五是加強宏觀調控,開拓國際市場,突破美國和西方的制裁封鎖。當前,美國和西方對我國的電動車、通訊產品等徵收高額關稅,或者禁止進入歐美市場等等,這些行為嚴重違反世貿組織的原則,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我國要組織相關企業協調對策,形成中國產品的集體競爭力,維護外貿企業的合法權益,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平臺、RCEP協議等開發海外市場。六是加強宏觀調控,打造我國經濟合理佈局。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要根據各地的特點進行合理的經濟分工,先富帶動後富,東部地區帶動中西部地區。如東部沿海海市更多發揮其區位優勢吸引人才、資金、技術,重點從事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研發、市場服務等工作,中西部可以更多從事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裝配等工作,形成分工合理,協調緊密的中國產業鏈、供應鏈。七是加強宏觀調控,建設美麗中國。當前我國環境治理任務繁重,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全國統一目標、標準和步驟,防止碳洩露,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八是加強宏觀調控,抵禦國際經濟的波動,應對百年不遇的國際大變局。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美國和西方對我國實施脫鉤斷鏈,開展貿易爭端、科技戰、貨幣戰、輿論戰、網路戰等等,對我國實施全方位的圍堵,為了應對突發事件,我國必須全國動員,提早準備,做好金融風險防範,戰略物資的儲備等等,以防不測。

三、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措施

第一,加強財稅制度改革,增強宏觀調控的力量。要根據中央和地方所管轄的事權分配財權。重要的、影響全國的公共產品由中央提供,例如國防、涉及全國的交通動脈、能源基礎設施等。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公共產品由地方提供,例如地方治安,本地的教育、醫療系統,城鄉道路等等。根據管轄的範圍,允許地方徵收地方的稅或費,政府有財力,才能履行管理職責。

第二,加強宏觀調控要更多採用經濟手段。要用經濟手段管理經濟,避免採用過激的行政手段。通過引導基金、調節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增減稅和費等方法,引導企業加速固定資產更新,採用智能生產線,提高勞動生產率,節能減排,鼓勵消費者擴大消費。

第三,加強宏觀調控要與經濟體制機制改革相結合。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生產力快速提升,根據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原則,生產關係就要不斷地變革,要敢於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解放生產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例如,為促進創新,就要大膽地改革人事制度、教育制度,選賢任能,提高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就要設立數字產權的制度,加強數字知識產權的保護,研究制訂人工智慧的管理規則等等。

第四,加強宏觀調控要抓核心和要害。宏觀調控往往採用戰略規劃、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發展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就業政策等等。其中貨幣政策最重要,金融是核心,金融穩定則國民經濟穩定。因此,要提高金融業管理水準和防控風險的能力,讓金融真正服務實體經濟。當前我國股市長期低迷,股民投資熱情減退,實體經濟融資困難,這種情況需要扭轉。

第五,加強宏觀調控應與智能政府、智能社會結合起來。加強宏觀調控,經濟資訊十分重要,資訊充分,預測準確,就可以制訂良好的規劃、計畫,提前預警經濟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好預案,防範風險。因此,各級政府要加速打造智能政府、智能社會,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手段提高政府的調控能力。

第六,加強宏觀調控要抓住重點領域。要分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政府的責任在於彌補市場缺陷。政府要做政府做的事,市場能做的,政府就不要去管。要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激發經濟體的能動性。政府要關注國計民生的大事,提供國民經濟發展的規則、規劃、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加強基礎教育,基礎理論的研究,組織重大科研攻關,以此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完)

作者:暨南大學教授  林學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