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文化見證者——波爾圖的教堂

波爾圖是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不同於首都里斯本,它是一座充滿歷史與文化魅力的城市。市內擁有數百年歷史、壯麗且獨特的教堂。本文將簡要介紹波爾圖主要教堂的歷史和背景,讓讀者對這些教堂有初步了解。
牧師塔/教士教堂 (Igreja dos Clérigos)
牧師塔,亦名教士教堂,是一座充滿歷史風華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其建構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中葉。這座經典建築由一位出身於意大利的建築巨匠尼古拉·納索尼一手打造,塔樓與教堂同時興建,共同矗立在波爾圖的天際線中。教士教堂於1748年完美落成,而塔樓則在四年後即1754年完成了壯麗的架構。
作為波爾圖市中心的顯赫地標,牧師塔高達76米,由六層樓組成,內含225度的螺旋樓梯,導引遊客登頂,享受360度無死角的波爾圖全景。自其1763年建成以來,直至19世紀末,牧師塔一直是葡萄牙全國的最高建築物,即便在今日,它仍然是波爾圖歷史中心地區最為突出的建築之一。當年遠航至此的船隻,無不以牧師塔作為歸港的指標,其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至今仍深受世人推崇與景仰。

聖靈教堂(Capela Das Almas)
這座歷史悠久的教堂,建於18世紀,以其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著稱,而其名字則源自於教堂內部那座令人歎為觀止的第十八聖母形象雕塑。教堂不僅在設計上獨具匠心,在裝飾藝術方面也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便是教堂外牆上的16,000多片Azulejo藍色磁磚瓷片,這些精美的瓷磚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藍白畫作,每一幅圖案都講述著宗教故事,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之中。而這些瓷磚的生產工廠至今仍在運營,傳承著這一精湛技藝和歷史文化遺產。

波爾圖主教座堂(Sé do Porto)
波爾圖主教座堂僅是天主教波爾圖教區的主教駐所,更是這座歷史悠久城市中的瑰寶之一,其重要性在於它融合了羅馬式、哥德式與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美學,成為葡萄牙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作。
這座教堂的建設歷程可追溯至公元1110年左右,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最終在13世紀得以完工。在16世紀,一座壯麗的迴廊被添加到了主體建築之上,而到了17世紀,主教堂的形態進一步得到了豐富和完善。現在,波爾圖大教堂不僅作為一個開放的博物館,讓遊客們可以親身感受其歷史的厚重與建築的華麗,同時也承擔著波爾圖教區的宗教活動與職責。自1910年起,這座建築便被列為國家遺產,被視為該市乃至整個國家最古老且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卡爾莫教堂及加爾梅利塔教堂
卡爾莫教堂(Igreja do Carmo)是一座天主教教堂,建於1768年。讓這座教堂出名的是側牆的巨大藍白磚畫,整面側牆都是滿滿的藍白磚畫,近看時非常壯觀,遠看時非常搶眼。這種磚畫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特有的建築藝術風格,稱為阿茲勒赫瓷磚畫。
加爾梅利塔教堂(Igreja dos Carmelitas) 於1616年興建,1628年竣工,內部裝飾至1650年才完成。這兩座教堂是絕妙的一對,乍一看,很容易令人誤認為它們是一個巨大的建築,而事實上,它們是兩間獨立的教堂建築物,它們之間1.5公尺寬的波爾圖之家(Casa Escondido)房子分隔開,這房子成了波爾圖最窄的房子。

聖伊爾德豐索堂(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聖伊爾德豐索堂是葡萄牙波爾圖的一座18世紀羅馬天主教教堂,供奉托萊多主教聖伊爾德豐索(657-667)。靠近戰鬥廣場(Praça da Batalha)。教堂建築屬於巴洛克風格。這座教堂前身為一座名為聖阿利豐(Santo Alifon) 的小教堂,有的建造日期未知,但一些早於1296年的著作已有提及。

聖若澤達斯泰帕斯教堂(Capela de São José das Taipas)
聖若澤達斯泰帕斯教堂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寺廟,由卡洛斯·阿馬蘭特(Carlos Amarante,1795-1818年)規設計。教堂建築風格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始建1795年,於1878年竣工。小教堂及其內部裝飾比教堂還要古老,其歷史可追溯至1666年。

皮拉爾修道院(Mosteiro da Serra do Pilar)
皮拉爾修道院建成於1670年,是葡萄牙北部重要的宗教與觀光景點,拍攝杜羅河畔的最高也是最佳的地點,能夠眺望對岸的老城區、杜羅河以及加亞新城,跟波爾圖老城區共同登錄在世界遺產名錄之中。
攝影|撰文: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