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冀創更多跨境便利措施 增居民赴橫琴發展意欲

(右起)馬志達、陳少清、李靜儀、顏奕恆、馬耀鋒

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審深合區發展,有嘉賓認為橫琴封關後人流亦比較暢順,相信國家會出台更多利好政策,讓橫琴越來越好。同時,有嘉賓希望當局能創設更多跨境便利措施吸引居民到橫琴發展。

《澳門講場》昨邀請廣東省政協常委陳少清、馬志達,工聯副理事長李靜儀,街總副理事長顏奕恆,婦聯之友理事長馬耀鋒探討深合區發展。嘉賓們關注到本月1日起深合區「二線」封關後,琴澳稅制及居民赴琴生活就業等方面的變化,並就聽眾提出在深合區發展時遇到的問題給予建議。

馬志達指出,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們對深合區封關及橫琴發展都有很大期望,居民亦都希望琴澳一體化,讓橫琴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盡量趨同澳門,又稱大家都知道橫琴主要依靠長隆主題樂園帶動人流,而透過旅遊與會展產業帶動人流,是最匹配澳門的,早前有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提議在橫琴開設一些免稅商場以吸引內地人流到橫琴消費。大家目前可見,橫琴封關後人流亦比較暢順,相信國家會出台相關政策,讓橫琴越來越好。

陳少清表示,去年及今年在廣東省兩會上,廣東省政協澳區委員提出很多提案是有關深合區發展的,包括琴澳一體化、產業多元化及便利居民生活等方面,希望有更多利及澳門的發展。

李靜儀認為,如橫琴交通便利上再提升,或推出更多趨同本澳生活方式住宅、保障性住房等可吸引澳人到當地定居,相信會有更多本澳青年到當地就業。

顏奕恆則稱,交通配套是居民進入深合區所必須考慮的問題,目前跨境通勤巴士有10多條線,以本地高校為主,未來新街坊入伙,通勤巴士需要擴展,並在路線上與本澳大型的巴士站、樞紐站接駁,便利居民跨境生活及工作。又指目前澳琴跨境通勤線「通琴號」約有 10多條路線,隨着往返兩地居民漸增,通勤巴士線需持續增加,提升跨境工作便利。

馬耀鋒則建議市民到橫琴粵澳深合區或深合區民生事務局的官網,查詢深合區職位招聘、人才稅務優惠和當地醫療教育等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