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亦好:場所反掃記錄可更保護個人資料

梁亦好
政府持續推進澳門健康碼「行程記錄」應用工作,為照顧沒有智能電話人士而設的澳門健康碼「場所反掃記錄」已完成開發,日後居民可進入場須出示健康碼的場所時,例如政府部門或圖書館,場所人員可透過「掃」健康碼,協助記錄居民曾進入有關場所,取代手寫表格登記資料方式。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由於手寫紙本表格上須填寫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更容易暴露個人資料,當局希望透過提供電子化方式,既達到行程記錄,又達到個人資料保護目的。
梁亦好表示,現時進入很多場所都要出健康碼,當局推出「場所反掃記錄」的目的,是為長者、兒童或沒有智能電話而未能進行行程記錄的人士,提供由場所掃描入場者的澳門健康碼作為另一種「行程記錄」方式,可用於取代現時部分場所用紙本填寫入場人士資料的操作。當局將會透過主管實體通知相關場所具體的使用方法。現時由場所自行決定是否採用澳門健康碼「場所反掃記錄」。
此外,場所無法搜索被反掃的健康碼記錄,只有在當疫情需要時才透過加密方式上傳給衛生局跟進,而反掃的行程記錄就如主動行程記錄一樣,只會加密保存在手機應用程式中28天,28日後失效。
梁亦好強調,「行程記錄」設有風險檢查功能,可協助市民記錄行程,方便當局在出現疫情早期便將有風險的人士識別出來,安排他們進行檢查,排除居民感染風險。通過快速發現、快速控制,達到動態清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