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茂口岸下月8日正式啟用 24小時通關紓關閘壓力

經國務院批覆同意,粵澳兩地政府協商,青茂口岸(粵澳新通道)將於9月8日下午3時起正式通關,將實施24小時通關,出入境各設置50條自助通道及兩條人工通道,已提交資料的本澳居民和旅客,可以使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自助通關系統。

昨日,本報記者到附近了解,連接青茂口岸與青洲坊側的行人天橋第一層已投入使用,但仍有工程人員為行人天橋進行小工程;另一方面,因應通關在即,目前行經青茂口岸的巴士路線已增至16條;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反映,行人天橋往青洲坊巴士站以及青洲坊巴士站往青茂口岸的指示不夠清晰,附近的行人路欄杆亦需要優化,以免行人亂過馬路。她再次促請政府,盡快發展青洲區的商業元素,例如可以建經濟型酒店,藉口岸開通後發展本澳西北區經濟。

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

2012年5月粵澳兩地政府正式簽署《粵澳新通道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粵澳新通道項目在2017年4月獲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口岸。項目主體工程於2018年初正式動工,澳門邊檢大樓已於今年5月初完成建設。

青茂口岸將於下周三啟用

特區政府昨透過新聞稿表示,經國務院批覆同意,粵澳兩地政府協商,確定青茂口岸將於9月8日下午3時正式啟用。青茂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的重點項目,與內地城際鐵路對接,口岸按照2017年7月國務院批覆步行自助通行的定位,採用全自助快捷通行的運作模式,出入境各設置 50條自助通道及兩條「台並台、肩並肩」人工通道,主要用作應急和處理特殊情況,未來將按計劃增設八條人工通道,二樓為抵澳大堂、離澳大堂設於3樓,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自助通關模式,但需要向符合使用條件,允許通行人員範圍主要為同時符合內地與澳門自助通關條件的內地居民、澳門居民和香港永久性居民,內地居民須持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必須預錄資料,澳門居民須持用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香港永久性居民須持用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

青茂口岸合作快捷查驗通道

青茂口岸設計通關量為每日20萬人次,以緩解拱北至關閘的通關壓力,為了增加通關效率,減少與市民或旅客所攜帶物品的接觸,海關投入高科技關檢設備執行關檢工作,以非入侵方式對旅客及其行李進行檢查,運用智能審圖技術,提升通關便利水平。

交局正完善交通配套

特區政府發出新聞稿指,兩巴士公司合共16條巴士路線可前往鄰近青茂口岸,部分站點已增加「青茂」字眼以便市民識別。經青茂口岸抵澳的市民和旅客,可使用位於口岸三樓行人天橋或經口岸1樓或地面層出入口,分別前往口岸周邊巴士站點乘搭公共巴士。的士上客區設於口岸1樓,普通的士須於地面層上落客區下客後,沿何賢紳士大馬路前往口岸一樓的士上客區接載乘客;特別的士上落客均須使用地面層上落客區。

合共16條巴士路線可前往鄰近青茂口岸

青茂口岸及周邊共五個公共停車場,合共提供4,782個泊位,包括2,192個輕型汽車泊位及2,590個電單車泊位,為輔助警方更好管理該客車上落客區,稍後將會引進及建設本澳首套時限性停車偵測系統,駕駛者須於指定時期內將車輛駛離大樓上落客區,逾時可被科處罰款。

另口岸大樓外鴨涌馬路靠近鴨涌河變電站一側設有重型客車上落客區。何賢紳士大馬路靠近行人天橋落腳點一側設有娛樂場穿梭巴士上落客區,抵澳市民和旅客可使用行人天橋前往。

青茂口岸暫缺商業配套

青茂口岸由一座行人天橋連接往青洲坊側,該處設有青洲坊巴士站、公共停車場,以及少量的商業設施,但為數不多,而且需要走約10分鐘路程,口岸大樓另一側為經屋及房屋局辦事處,再一側的私樓商鋪正進行招租,可見商業元素未算繁華,更可以說「覓食艱難」;新聞稿雖然稱,「部份站點已增加『青茂』字眼以便市民識別」,唯青洲坊會指,(至昨為止)青洲坊巴士站往青茂口岸的指示不清晰,並沒有指示旅客由青洲坊巴士站下車後的方向。

同樣,旅客抵澳後,由行人天橋往青洲坊方向,指示牌只是指示「青洲坊大廈」,未有清楚列明該處有停車場、巴士站等設施,對首次抵澳旅客而言,指示不夠清晰,建議加強巴士站的指示牌和標識。青洲坊會又指,防止行人亂過馬路的鐵欄設計未夠完善,近日有出現市民棄用行人天橋,鋌而走險跨過欄杆過馬路的情況,險象環生,建議完善設計青洲坊側與對面的欄杆設計。

口岸周邊缺乏商業配套

青茂口岸設計上是分流關閘的人潮,設計以旅行團為主,但口岸24小時通關,可能會有跨境居住、工作人士、以及旅客使用,陳鳯反映,口岸周邊的商業配套發展較慢,民生類的商店,例如食肆缺少。她建議增加區內的商業元素,推動青洲都市化計劃,藉以盡快發展青洲區,一併解決區內的修車場、青洲山私人業權被非業權人霸佔和對山體破壞、燃料中途倉等問題。她又建議,可以於區內發展建經濟型酒店,藉口岸開通後發展本澳西北區經濟、帶動經濟,讓青洲真正發展起來。

陳鳯促優化路網

特區政府指,口岸啟用後,周邊道路仍將陸續分階段進行路面調整工程,以進一步優化青茂口岸周邊的交通環境。陳鳯指,青洲區的路網單一,若青洲區發展,需要考慮區內路網設計及優化問題,建議在近船塢附近,設行車天橋連接筷子基,應對未來區內發展、巴士和其他車流增加問題。

由於青茂口岸與民居僅一條馬路之隔,加上24小時通關,坊會建議,加強燈光照明、安裝天眼及加強警力巡邏,預防區內治安惡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