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屋呎價5千被批暴利托市
新城A區5000多個經屋單位上周起接受申請,今次經屋開隊採新經屋法,以計分排序方式分配單位,但在僧多粥少,當局又不按戶型分配單位情況下,2人家庭和單身仍只有繼續陪跑,單位戶型錯配情況仍會持續;入息未達經屋申請下限,但又沒能力買私樓的「三無」家庭更是繼續沒資格申請經屋。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核心問題是計分制上樓後便散隊,每次經屋申請後「鋪鋪清」,令排序較後的申請人上樓機會更渺茫,同時亦造成重複浪費資源、折騰市民。經屋呎價訂5千元更是暴利,有托市之嫌。他批評政府房屋政策邏輯混亂,房屋階梯間級級固化不銜接,令居民難向上流改善居住環境。
經屋申請「鋪鋪清」重覆浪費資源
林宇滔表示,今次經屋接受申請,無論是數量和戶型都較過去「最差的時候」有改善,包括是次推5254個單位,是歷年接受申請數量最多,一向排隊尾的單人和2人家庭,相對過去仍有少少機會上樓,但只要申請人數多時,在排序中較後的申請人仍沒機會上樓。
他認為,今次經屋申請的排序方式,由原來的分組排序,即核心家團、非核心家團及個人申請,當中又以家團成員有長者及殘疾人士優先,並分組作抽簽排名,改成考慮家團結構、人數、居澳時間、成員有否長者、殘疾及未成年人,家團永久居民比例等作評分排序,表面上較合理,但計分制最終並沒有改變上樓後「鋪鋪清」的核心問題,由始至終政府也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按過去分組排序方式,反而可以令各組申請人有一定的比例可以上樓,而排序較後的申請人都不會永遠陪跑,「連中六合彩機會都無」。
林宇滔反映,社會希望的計分制不是分配完就散隊,市民希望保留申請隊伍,即今次開隊排前的人上樓後,下次就輪到隊伍後面的人上樓。不過,一直以來政府態度似乎就是「你話計分制,咁就計分,但鋪鋪清架,你話分組排序唔好,咁咪改成其他樣嘢。政府在公共房屋政策上的整個邏輯、實際執行都迷失咗!」此外,由於每次完成分配上樓後申請隊伍都「鋪鋪清」,申請人每次經屋開隊都要重新提出申請,根本是重複浪費資源。他更質疑,既然政府已承諾經屋申請會年年開隊,為何仍要「鋪鋪清」?
資料提交違反適度原則應人性處理
有市民反映今次申請經屋,需提交月收入證明中,是以過去12個月平均月收入作指標,並要提交相關證明,居民反映疫情下開工不足和失業情況普遍,認為有關要求令申請人感到困擾,林宇滔透露,過去經屋申請過程中,出現違反適度原則情況,例如針對是經營店鋪的人士,需要提交由會計師簽署的會計帳目,這些連居民平時向財政局報稅都不需要提交的文件,當事人曾向廉署提出行政申訴,最終廉署要交房屋局作出跟進和改善處理。事件反映當局在制訂所需資料時,若超出了適度範圍,則會變成折騰居民,同時亦會令政府人員的工作量無限增大。在提交申請資料上,房屋局應人性化操作。
不應設收入下限
較早前行政長官批示公佈了經屋申請入息和資產上下限,今次調整幅度較大,1人家庭每月收入下限和上限為1.2萬至3.8萬元,2人家庭為1.9萬至7.6萬元,3人家庭為2.6萬至7.6萬元,4人家庭為2.8萬至7.6萬元,申請入息向上調,有助擴大受惠範圍,但下限同步上調,則令「高不成低不就」的低收入家庭被踢出經屋申請資格。林宇滔重申,經屋申請不應設下限,因為會導致一些「三無人士」,即收入資產超過申請社屋資格,但又負擔不起私人樓宇,入息又不達經屋申請下限的人士,永遠沒機會申請經屋。
長期住社屋的人士,當有一定經濟應力想買經屋單位安居,但往往總礙於經屋未達經屋收入下限,而不能實現願望。他反問:「政府唔係應鼓勵居民自食其力咩?點解唔俾啲接近(經屋)收入下限的人都可以買經屋呢?」
房屋階梯間不銜接級級斷開
林宇滔又批評,政府提出房屋政策5置業階梯,社屋、經屋、夾屋、長者公寓和私人樓宇,真正的階梯中間是有重疊位,然而現時單是社屋、經屋,以及未來的夾屋,階梯間不銜接,他形容是「級級固化」,居民根本沒有向上流的機會,長遠未來會對社會造成很致命的打擊。他又以經屋去投資化為例,就是要令經屋與市場脫節,不在市場上流轉,未來買了經屋的人,可能更難在經屋之上去改善居住環境。
林宇滔說:「特首曾經講過(經屋)住到終老,但係咪真係啱呢?」他個人不認同,因為等同社屋,是否居住在社屋的人,就想住社屋到老呢?過去政府的房屋政策,雖簡化,但強調尊重個人選擇,即使收入低,也可以申請經屋,所以2010年前的經屋法,是不設經屋申請收入下限,到現在澳門經濟環境差,設收入下限問題就更突顯,很多人都達不到政府提出的經屋收入下限水平。
質疑戶型以2房廳為主沒考慮家庭發展
經屋戶型方面,從政府規劃,未來會以兩房1廳單位為主,但林宇滔質疑,相關戶型是否切合本澳未來人口發展,先不提夫婦會生小朋友,政府提倡原居安老,老有所養,兩房1廳戶型不單沒考慮家庭發展需要,也沒有考慮長者照顧問題。過去社會在經屋問題上提出了不少意見,但政府永遠「聽啲唔聽啲」,政府自己推出的公共房屋政策又不能自圓其說,無邏輯可言。
經屋售價5千元呎是暴利
房屋局日前透露今次經屋售價是實用面積呎價5000元,1房廳售價約200萬、2房廳售價為250萬、3房廳售價將超300萬元,售價比以往經屋大幅上升,有不少居民質疑新經屋法下,經屋已只能「姓經」,相關售價較貴,林宇滔直言,澳門經屋售價以每呎2000元出售,政府已有利潤,現在政府賣到5000元一呎,他形容是暴利。在新經屋法下,經屋售價是按批地溢價金、建築成本、行政成本作訂定考慮,他認為,整個經屋修法幾乎已將經屋去「私」化,現在當局仍維持高呎價出售是非常不合理,更令人合理懷疑政府抬高經屋售價有托市之嫌。「經屋都5千蚊,咁私樓再貴啲咪好合理囉?我真係諗唔到政府有乜合理理由可以將呎價推到5千蚊,既然經屋去投資化,呎價點解仲要同市場掛鈎呢?」
林宇滔又指,政府修法時,總以「經屋姓經」、善用僅有經屋資源等為藉口,但忘記了當年「促進符合居民實際需要及購買力的房屋供應」的立法初衷,新法令經屋幾乎失去私人資產的性質,實際效果是政府親手斷絕了將經屋作為向私人樓宇流動階梯。自斷通過經屋調節穩定私人樓市的槓桿作用,令樓市失去穩步重回健康水平的最後機會,最後全社會都受累,造成多輸局面。
政府沒化解矛盾反而不斷加劇矛盾
林宇滔更質疑,經屋去投資化,政府又在經屋之上推出夾心階層房屋,現在經屋售價都不平,哪日後的夾屋售價又會是多少錢?答案是肯定比經屋更加貴。如果貴1倍,1萬元1呎,貼近私樓,那居民何不直接買私樓?倘若政府以優惠價,6、7千元1呎出售予給市民,那可能又有市民質疑,為何5千元1呎的經屋是去投資化,而售價略高一點的夾屋卻不用去投資化?可以預見未來將衍生更多社會矛盾,事實亦反映,政府房屋政策思維和邏輯混亂,不能自圓其說。政府一直以來不單沒有化解已存在的矛盾,反而透過不斷修法、不斷推新政策加劇固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