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不明原因發燒病人需強制接受核檢篩查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鑒於鄰近地區疫情升溫,即日起,到山頂醫院、科大醫院、鏡湖醫院三間醫院就診的發燒病人,不論有無外遊記錄,不論有否到過高危地區,均需接受核酸檢測篩查。檢測結果未出時,該病人的健康碼將轉為黃色,建議其逗留在家,避免出外及乘坐交通工具;倘檢測結果呈陰性,健康碼將轉綠碼。天羅地網,將風險減至最低」,當局希望透過不同方法,發現早期病人。
羅奕龍解釋,新的發燒病人核酸篩查工作,是針對有不明病徵,醫生診斷可能由新冠肺炎引起的情況,倘病徵清楚,則不會要求患者接受核檢。他舉例,如急性闌尾炎患者亦會發燒,醫生診斷病徵清楚,則不會要求進行核檢。
羅奕龍重申,因應近期鄰近地方出現疫情,當局都不會怠慢。但又形容:「無論點做,都無法百分百確保不出現本土個案」,為此疫苗作為最有效的防範性措施,而接種兩劑疫苗後14天才能發揮作用,由疫苗接種到產生保護力需時六周時間,呼籲市民盡快預約接種。他留意到很多地方一旦出現疫情,就會出現接種疫苗的人龍,希望澳門居民能夠體諒前線醫護人士的工作壓力。
因應不同風險採不同防範措施
早前有32名澳門居民和廣州無症狀感染者曾在同一景區出現後,當局對上述人士採取的防範性措施是否足夠?羅奕龍指出,採取的措施是會因應不同的風險級別,最高危的為確診者及無症狀患者,密切接觸者為第二級。況且,與該名廣州患者相距3米有共同軌跡的澳門居民,不屬於密切接觸者,但為安全起見,已安排該名澳門居民接受14天的醫學觀察。
羅奕龍續說,另外的31名本澳居民與該名患者的距離更遠,正常是毋需作防範處理,但當局主動要求有關人士作三次核酸檢測及兩次的抗體檢測。他強調,任何抗疫措施需視乎合理性,亦需顧及被隔離人士的感受,當局「會做多不會做少」。
接種2劑後不足14日者勿到中高風險地區
衛生局疫苗接種協調員戴華浩表示,截至5月31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173,404劑,已接種人數共有108,989人,其中已接種1劑有43,870人,已完成接種2劑有65,119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2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2宗輕微不良事件;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751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3宗嚴重不良事件,748宗輕微不良事件。
早前有本澳確診個案打完兩劑國藥疫苗都受到感染,戴華浩表示,當局不建議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不足14天的人士到中高風險地區,因對人體的保護力並不足夠。強調接種疫苗所生的免疫力至少能維持半年以上,但即使有足夠免疫力,仍有感染風險。
戴華浩重申,由於新冠疫苗的保護率並非百分百,國藥滅活疫苗保護率約為8成,mRNA疫苗約9成。但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能大大降低發病率、重症及死亡的機會。他稱,兩劑疫苗之間有空窗期,接種兩劑後14天內為另一空窗期,空窗期間保護力並不足夠。有人在完成接種疫苗後仍感染,估計是因為該名人士在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第3、4天後便離澳,前往香港及尼泊爾等中高風險地區,故仍有機會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