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為僱員帶來無盡頭的無薪假 有議員提出恢復《停工補償制度》機制

李偉農及勞工事務局代表列席立法會

勞工事務局去年共接獲1,519宗勞資糾紛個案,涉及僱員2,841人次,當中涉及投訴工資及解僱的個案共1,001宗,涉及僱員1,882人次。今年第1季,共接獲427宗勞資糾紛個案,涉及僱員686人次,當中涉及投訴工資及解僱的個案共264宗,涉及僱員393人次。不少議員反映,疫情下,打工仔被迫接受僱主的無薪假安排,亦有議員批評,停工補償制度的廢止對打工仔的保障被剝削,有意見促恢復。

打工仔受無薪假、僱主破產欠薪之苦

有部分工種打工仔至今仍然處於放無薪假的狀況,議員不時反映此情況,政府及勞工事務局以「需要勞資雙方協商、互諒互讓」方式處理帶過。昨日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多名議員向應邀出席會議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和勞工事務局代表反映僱員無薪假、僱主破產欠薪等苦況。

議員李靜儀反映,受疫情影響,不少僱員已多月甚至逾年被放無薪假,亦不斷發生欠薪、失業等情況,凸顯現有法律對於僱員工資和工作權利保障不足的問題。有被欠薪的僱員反映,投訴和追討欠薪的程序繁多;而《勞動債權保障制度》向被欠薪僱員墊支的款項取決於法院判決需時頗長。去年上半年接獲涉及投訴欠薪及解僱的人數同比減少,但數字減少不等於欠薪問題不嚴重或毋須完善機制,批評政府不應抱漠視態度。議員高天賜反映,收到有關放無薪假的投訴越來越嚴重,尤其博企,「大石砸死蟹」、僱員對無薪假「無得選擇」,若不接受要「執定包伏」,反映員工受到剝削。

李靜儀

倡重設《停工補償制度》機制

李靜儀提出,此次疫情出現較大範圍、持續的無薪假情況,更凸顯《停工補償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有必要健全法律,避免僱員被長期放無薪假。議員區錦新亦認為,有需要恢復此機制,為開工不足僱員提供更多保障。他也認為,欠薪處理制度存在漏洞,「(僱主)臨上法院比錢就無事,無需罰款。」他促請完善欠薪機制,相信對僱主同樣有利。

葉兆佳則指,過去一年多經濟由於特殊情況發生意想不到事情,是漏洞還是要彈性處理?他認為需要研究,不能因過去一年情況而提出修法、令法律無彈性,他建議總結情況,多聽勞工界、商界不同意見。

李偉農重申,特區政府一直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動巿場的影響,並已採取了一系列「保就業」的應對措施。當中包括積極協助居民就業、轉業和安排就業配對,以及透過多形式的培訓提升居民的工作技能和就業競爭力。對於無薪假的安排,勞資雙方必須事先進行協商,倘若僱主未能就無薪假達成協議而以此解僱僱員,屬僱主不以合理理由解除勞動合同,僱主須依法向僱員支付解僱賠償。

關於廢止停工補償制度,他解釋,主要是考慮到其適用範圍及避免出現不公平而作出的。在《僱員的最低工資》的立法過程中,亦透過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收集意見,但勞資雙方代表對有關法案的討論和提交的書面意見,均沒有就廢止有關法令的事宜提出反對意見。任何勞動範疇法律法規的制訂,不但關乎僱員的勞動權益,亦涉及僱主的承受能力和企業營運的穩定性,以及澳門的整體利益,故必須審慎考量以作出平衡。

今年第1季共接獲427宗勞資糾紛個案

勞工事務局去年共接獲1,519宗勞資糾紛個案,涉及僱員2,841人次,當中涉及投訴工資及解僱的個案共1,001宗,涉及僱員1,882人次。今年第1季,共接獲427宗勞資糾紛個案,涉及僱員686人次,當中涉及投訴工資及解僱的個案共264宗,涉及僱員393人次。李偉農指,對於企業已無能力支付僱員勞動債權的情況,勞工事務局會協助合資格僱員向勞動債權保障基金提出申請,保障僱員權益;基金於2020年共接獲205人次的申請,當中58人次的申請涉及墊支;行政管理委員會處理共246人次的申請,當中182人次獲批准支付,22人次獲批准墊支。而今年第一季,勞動債權保障基金共接獲100人次的申請,以建築業為主,當中1人的申請涉及墊支;行政管理委員會處理共80人次的申請,當中79人次獲批准支付,1人不獲批准墊支。

李偉農強調,9成欠薪可以透過局方解決,欠薪責任不在政府,不應該轉到政府上,政府堅持要追到僱主擔責任,這是機制的設計,所有申請個案均嚴謹按照法律規定。

目前本澳經濟處復甦交接期

李偉農又指,今年首季 GDP 按年實質收縮 0.9%,比起去年第 4 季的實質收縮 45.9% 大為收窄,今年首季服務出口亦止跌回升,旅遊服務出口增加 88.1%,內部需求在上幾季連續收縮後,今年首季出現正增長,幅度可能按年上升 12.9%。目前本澳經濟處復甦交接期,僱主與僱員之間互諒互讓不是口號,希望真正相互體諒。

議員還關注青年就業

會上,議員還關注到青年就業、大專畢業生就業問題。有議員反映,葡語、翻譯等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提出加大削減外僱的力度,將工作職位留予本地僱員和大專畢業生,有意見建議,鼓勵大專生繼續升學。

李偉農稱,特區政府今年將繼續舉辦「職出前程實習計劃2021」,參與計劃的企業或機構在原有基礎上擴展公共事務、金融、休閒、醫療、航空、建築工程及零售等行業,至今已收集逾1,800個實習崗位,為青年提供更加多元的實習機會,但這屬特殊時期下推出的特別措施,沒條件恆常舉辦。他認為,年青人完成學業及實習計劃後,應該面對職場競爭。

另截至今年4月底,持有僱員身份逗留許可的外地僱員共173,122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5,796人。當中從事酒店及飲食業的外地僱員共43,395人,較去年同期減少9,293人。由2020年4月至今年4月底,酒店及飲食業續期申請不獲批准的非專業外地僱員聘用許可共5,645個。李偉農重申,在審批外地僱員申請時,會先向申請企業作出轉介及要求其必須優先聘用具條件的本地居民,倘有關空缺有合適或足夠的本地僱員可擔任,將不批准有對應職種的外地僱員申請,並會因應本澳的人資供需狀況持續地對外地僱員數目進行檢視及調控,但減少外地僱員亦未必能增加本地人就業,關鍵是做好本地人就業職位對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