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救兵——長輩或親戚用金錢溺愛孩子應怎麼處理?

本周收到的讀者問題是:

  1. 老人家及親戚很疼愛小孩,小孩不⽤向媽媽拿錢,向老人家拿就有,以及叫親友就可以買到玩具,這樣的情況如何處理?
  2. 小朋友每次上街都要求買東西,父母會控制不買,但奶奶有求必應,有什麼解決方法?

面對以上的情況,筆者會給出兩個建議:拿出你的勇氣,以及負起你的責任。什麼意思?

  • 對於長輩,中國人通常出於孝道,會服從或配合老人家的要求或做法,多多禮讓。其實真正的孝順,並非「哪怕內心想法不一都盲目附和」,那是愚孝。真正的孝順是雙向的愛,子女愛父母,同時也請父母愛自己。如果子女已成人,想按照自己的方式養育自己的子女,父母應該尊重,這就是愛。請大膽地向父母解釋雙向愛的原理,並請父母因為愛自己而配合自己對下一代的教養。講解的時候,適宜用溫柔和有愛的態度,避免變成爭執。很多人寧願不說,任由情況持續,是因為害怕艱難的對話。所以,請拿出你的勇氣,戒掉你的懶惰,好好的和父母溝通,動員他們站在你這邊,配合你的育兒政策。當然,自己的育兒政策也未必一定對,可聽取父母的意見甚至共同探討,但若你真的認為是自己的方法比較好,就大膽請父母助你一臂之力吧!

如果搞懂了這個,那麼對於親戚就更容易解決。感謝對方的好意,但真正疼愛小朋友的方式未必是物質滿足,也不會跟小朋友父母教育方式反向而行。經過溫馨提示,哪怕多幾次提示,一般的親戚都會好好配合的。

給錢或者買禮物給孩子的大原則是:適當的分享愛是可以,但不可過度。對於無限的慾望,金錢和資源永遠是有限的,我們要教會孩子縮窄自己的物質慾望,合理管理金錢,例如多投資、少消費。這才是真正愛孩子,因為培養了他們一個很重要的生存技能——財商,以後長大了才能更好地活著。(詳情可參考早前的專欄)

  • 不要給自己各種藉口,關於長輩或親戚怎樣插手小孩子的教育問題,想想看誰才是小朋友的監護人?誰才是為孩子的未來前途負最大責任?孩子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就靠父母去保護他們了,包括養成好的品格和行為。作為有責任感的父母,又怎能輕易地被其他人影響而任由小朋友在不清不楚的價值觀系統中成長?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都負有100%的責任,去培養他們。父母此時應該做回一個成年人應做的事情:成熟、負責任。友善、有效並有原則地和所有相關人士去溝通,以確保孩子好好成長。希望父母明白,孩子的利益是底線,必須堅決保護未成年人。

補充一下,以上提問的案例,父母有表示控制不買東西給孩子,其實「什麼都不買」和「什麼都買」就是兩個極端,一個是冷酷一個是溺愛,都是傷害孩子的。買得其所、買得有道理,才是父母應該做的,具體可以參考前兩周的專欄內容,甚至是更早前的親子財商原理部分,特別是關於如何把手上的金錢分配到5個小錢罐的內容,裡面提及第一個小錢罐是短期消費,也就是說適度滿足眼前的需要。當然最好的次序是,先投資後消費。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父母們要學習育兒知識實在有太多的方法:書本、課程、網絡分享、視頻音頻等等。請大家積極學習起來,才是對孩子負責任,而不是用上一代養育我們的方法去養育今天的小孩。當我們有充足的育兒知識,才能更有自信地和自己的父母及親戚去溝通,去說服他們配合新思維、新方法。大家一起加油!

歡迎大家繼續來信,將你遇到的親子理財問題和筆者分享。(歡迎電郵至報社:info@click2macao.com)我們下周再見!

鄭雅 Susie

?澳門大學歐洲事務碩士;

?社會工作學士;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

?財富傳承高級規劃師;

?國家企業教練師;

?腦科學效能研究所澳門區培訓師; 

?經濟、理財、心靈育兒專欄作家(2012年至今);

?財務自由規劃系統研發人(申請專利中); 

?曾受香港《經濟一週》雜誌訪問(2019-2020),並受澳廣視《財經雜誌》節目邀請擔任嘉賓分享理財資訊(2020-2021);

? 《捷報》 親子財商專欄作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