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芳:自由行成訪澳趨勢服務模型須轉型

自由行已成內地旅客旅遊趨勢

3月份入境旅客顯著回升至 75.4人次,按月增加76.7%,按年更大增2.6倍,有旅遊業形容最差的情況已過去。專業導遊協會會長胡惠芳認同相比去年,本澳旅遊業已走出低谷,見到「一線曙光」。然而內地仍未恢復組團來澳,對本澳旅遊業復甦造成很大影響,即使政府推出「澳人食住遊」計劃,但工作機會較少輪候時間長,導遊業界仍處於嚴重開工不足。經過今次疫情,訪澳旅客模式已改變,自由行成為了旅遊趨勢,為此本澳旅遊業服務模式有必要加快轉型,提升軟件配套,包括盡快推出針對自由行旅客定點導賞和1天遊導服務,打造澳門旅遊服務品牌,為旅客講好澳門故事。

受惠會議活動有工開慢慢見到前景

3月訪澳旅客量按月回升逾7成,然而大部分是自由行旅客,非團客,自由行旅客不需要導遊,故而對導遊業界就業幫助不大,不過,受惠於近期由於內地來澳開會、參展的人士增多,令業界亦有少量的工作機會,不過仍非日日有工開。不少導遊為了生計,都會在沒有團帶的日子做兼職工作,幫補收入。據她所知,未來幾個月陸續會有多個大型會議來澳舉辦,規模在幾千人以上,可望為業界帶來一定的工作機會,她形容是「見到一線曙光」,慢慢見到前景。

胡惠芳

胡惠芳說,香港和澳門屬境外地區,受疫情影響,目前內地仍未恢復境外旅行團業務,所以由前年至今,內地已沒有組團來澳,只有少量公司組織的交流、考察團,去年導遊業界陷入低谷,「好灰,見唔到陽光」,一半導遊已轉行,幸好政府推出帶津培訓計劃,讓他們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不過仍有很多熱愛導遊工作的導遊對行業不離不棄,希望等待本澳旅遊業復甦,繼續帶團。

每年內地五一黃金週都是內地訪澳的高峰時間,今年酒店業亦表示酒店訂房率理想。不過,胡惠芳坦言,「五一」長假期導遊工作量反而減少,因為五一期間本澳酒店房價格回升,有些公司為了節省開支,都會集中在4月底、5月1日前來澳,因此業界對「五一」黃金週期望不大。

「澳人食住遊」比「心出發」工作機會減半

為刺激本地消費,支援旅遊業界,政府投放1.2億元,在今年4月至12月推「澳人食住遊」計劃,向每名參與計劃的本澳居民提供280元的旅費補助,每人並可獲一次200元酒店住宿補助,透過補貼鼓勵澳人澳遊。胡惠芳表示,首階段只會在周六、日出團,每日會有15團,意味著每日只有15個導遊有工開,現時已有400多名導遊簽約參加今次項目,1個月8日也只開120團,工作機會僧多粥少,每個導遊大約要等4個月方有1次工作機會。相比去年旅遊局推出的「心出發遊澳門」,居民參加2次不同路線,均需要用到導遊介紹,今次當局增加了住酒店項目,其中入住酒店並不需要導遊,令他們少了一半的工作機會。「報名參加計劃的導遊多咗,工作量少咗,輪候有工開時間更長。」儘管如此,他們仍很珍惜工作機會,很多導遊都比參加「心出發遊澳門」時更認真,並自動自覺參與培訓,做足準備,力求把優質的服務帶給澳門人,講好澳門故事。

3月訪澳旅客量回升

6條旅遊路線數量太少設計不夠多元

被問到旅遊局在推出計劃前,有否諮詢業界意見?胡惠芳直言,當局事前沒有諮詢業界,只是在即將推出計劃前與業界開了一次會議,介紹工作上的問題,業界曾透過其他渠道,希望當局在旅遊路線設計上更多元化,多角度,最重要是令澳門人有興趣去,今次除了增加一些近期新落成的景點,包括大賽車博物館、蠟像館和九澳聖母村古建築群,相信對居民有一定吸引力,不過現時6條旅遊路線數量太少,她希望當局未來可以發掘更多平時居民較少去的景點,吸引居民報名,例如可以設計適合一家大細參與的遠足路線,包括大潭山、路環等郊野,居民在行山之餘,可加插導遊介紹沿途的景點的故事和歷史典故,帶領居民認識澳門的故事。「澳門人唔係外地遊客,唔駛下下都去大三巴牌坊、噴水池。」

因應旅客趨勢服務要轉型

近年訪澳旅客模式改變,由過去大量團客,變成以自由行為主,胡惠芳表示,未來旅客以自由行形式來澳將成為趨勢,團客市場萎縮,即使日後疫情過去,內地恢復組團來澳,幾十人一團的情景將不再,會變成10幾至20人一團的小團,導遊業界要繼續生存,便需要把服務轉型,令行業與時並進。她指出,澳門是旅遊城市,要令旅客賓至如歸,領略本地文化歷史和風情,景點導賞服務是必不可少,配合自由行旅客,除了可以在本澳主要景點設定點導賞服務,主動向旅客介紹相關景點特色、文化歷史、故事外,也可以參考外地做法,為到達澳門的自由行旅客提供1天遊導賞服務。該會去年曾提供過2期定點導賞服務,得到旅客一致好評,較早前亦曾再次向政府提出相關建議,得到當局正面回應,該會冀政府加快步伐,盡快開始相關計劃,為本澳導遊提供長線工作同時,亦可以打造澳門旅遊服務品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