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角度看尿頻

尿頻是都市人很常見的問題,其中老年人較為常見。在中醫角度認為尿頻和腎有密切關系。腎主水,司二便,與腎臟及膀胱有關,即與人體的生殖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故腎為先天之本。尿頻可由外感濕熱、飲食不節、情志內傷、房勞過多或不潔等導致腎及膀胱氣化功能失司所致。

什麼是尿頻?

正常人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如次數明顯增多,則稱為尿頻。

尿頻分類

成人尿頻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1. 生理性尿頻:如大量飲水、茶類或啤酒類等,通過腎調節作用,尿量增多,排尿增多,便會出現生理性尿頻。
  2. 病理性尿頻:1.炎症刺激2.非炎症刺激:如結石3.膀胱容量減少4.精神神經性。

中醫一般分四種證型

  1. 濕熱下注:見小便頻數短赤,尿道灼熱疼痛。
  2. 脾氣虛弱:見小便頻數,精神疲乏,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混濁等。
  3. 腎陽不足:見小便頻數清長,夜尿尤甚,畏寒肢冷,或下肢浮腫等。
  4. 陰虛內熱:見小便頻數,潮熱盜汗,咽乾口渴等。

如何改善尿頻?

  1. 一般尿頻情況較輕可以服食茨實、覆盆子、桑葚子、枸杞子或黑芝麻等食物。同時注意飲食,如減少攝取濃茶、咖啡及濃味食物。
  2. 注意下半身保暧,避免寒氣入侵。
  3. 平素怕冷可用生薑桂皮熱水浸泡雙腳,有助引氣歸元,補火助陽,同時保健強身,預防疾病。
  4. 中醫穴位可按湧泉穴*,此穴為足少陰腎經,為腎之精氣起始位置,有滋腎陰及補血的作用。

* 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之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綫的前三分之一處。作用:可治療高血壓,提高性功能,小便不利等。

廣慈醫療中心                                                      

鄧嘉權 中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