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服飾演變(二) 追求仙風道骨的魏晉南北男子

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中的文吏穿大袖寬衣、戴漆紗籠冠(互聯網圖片)

上篇講到,曲裾深衣在古時流行了一段頗長的時間,當內衣技術漸進,男子就越來越少穿曲裾深衣,因為曲裾繞身兩圈,行動不便,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承襲前朝服飾的基礎上,服飾有一些較大的轉變。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時期的服裝流行大袖,男女皆是,當時道教、儒學思想成為時尚,追求「仙風道骨」、自然、隨意飄逸的風度,王公貴族、平民百姓都流行寬衣博帶。男子穿衣袒胸露臂,多光著身只穿寬大外衣,不穿中衣,這一穿衣風格只見於這一個時代。

而女子服飾比較多花樣,絕不輸給現代女性的時裝。當時女子深衣的下擺部分出現倒三角形的裝飾布(稱為「髾」),數個重疊交錯,腰繫上圍裳,從圍裳下面再伸出許多長長的帶子,走動起來非常飄逸帶感。後來,倒三角裝飾布與長長的飄帶合二為一,呈長條狀倒三角的裝飾布。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列女圖》中的女子,有些便是穿這種「雜裾垂髾服」(又叫袿衣)。

 「雜裾垂髾服」(互聯網圖片)
「雜裾垂髾服」(互聯網圖片)

魏晉時期女子服飾主要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腰間束帶。

到了南北朝這個時期,中原漢人人口已因瘟疫和頻繁的戰亂而大減,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內遷,諸族趁機紛紛叛亂,在華北相繼建立多個政權,各民族初建政權時,基本上按照本族習俗制定各項政策。

而北魏孝文帝則禁止鮮卑族人穿胡服,改穿漢服,實行漢化。

有一種女子服裝的佩飾不得不提的,就是帔。帔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原始造型類似圍巾,輕薄透明,披在頸肩部,交於領前,自然垂下。東漢劉熙所著的《釋名.釋衣裳》提及:「披之肩背,不及下也。」魏晉時期的女子也有穿戴。帔後來發展為成為「霞帔」,唐朝女子非常喜愛這種佩飾,到了宋代帔作為命婦的禮服,後來霞帔逐漸成為尊貴婦女的象徵,其限制、禁忌也越來越多,後來只有皇后、妃子或命婦才可穿戴。

另外,魏晉南北朝時期極具特色的一個裝束便是戴「漆紗籠冠」。當時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它使用黑漆細紗製作而成的,頂平,兩側有耳垂下,下邊用絲帶繫結。「漆紗籠冠」在西漢時期已出現,至魏晉南北朝盛行,後來的「烏紗帽」便從由它演變而成。

經過數百年的混亂局面,迎來隋唐盛世。

作者:菲苗泰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