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兩月求職登記增近五倍 工聯: 職位空缺職種供求有落差

疫情下,本澳的就業狀況由於經濟回落而近半的失業率維持3%以上水平,相比鄰埠或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地區,失業率不算重,但與澳門近年統計作對比,已是創下了近10年的高位;近日時有不同行業從業員,尤其是建築工人反映失業、就業困難等問題。工聯職業轉介服務部主任李展濤表示,去年該中心作求職登記人數共有1,500多人次,比2019年增加約一倍,今年首兩個月,有260多人次登記,同比(2020年首兩月)增加近5倍。他認為,帶津培訓在穩定、紓緩就業有其一定作用,但在職業配對的個案中,僱主與求職者的期望與實際,都有存在未能吻合而無法促成就業配對,有部份求職者對於轉換工種存在比較抗拒的心態。職業配對只是一個平台,他建議,勞資雙方都要拉近落差,才能提升職業配對成效。

去年的求職登記者比2019年有增加

疫情下,本澳的就業率維持在近年較高水平,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 月就業統計中,實際失業人數為1.09 萬名,相對38.92 萬人就業人數,28.41萬人就業居民,約1.1萬人失業,比例不算高, 以就業居民為基數,即約28.4人有1人失業。該期總體失業率為2.7%,與上一期(2020 年 10 月至 12 月)持平;本地居民失業率為 3.7%,下跌0.1%,如何保住本地居民的工作職位,失業問題在疫情下持續在社會沸騰。除了政府,提供職業配對服務的機構同樣費煞思量。

李展濤(左)

李展濤指,該中心去年求職登記人數共有1,500多人次,相比2019只有750多宗,增加約一倍;今年首兩個月,有260多人次登記,同比(2020年首兩月)增加近5倍。在2020年求職登記者中,以31-45歲年齡層佔最多,有440多人次,其次是18-30歲,有380多人次、46-55歲,有360多人次,長者就業, 即56-59歲有160多人次、 60歲以上有140多人次。以行業劃分,求職者比較渴求的工種為司機、文職和服務業; 僱主提供的主要工種則為保安、清潔和服務業。

僱主與求職者的期望與實際有落差

對於改善就業問題,有意見歸責於職業配對未至完善,以上述求職者尋找的工種與機構提供的工種對比,可以反映出,不單是職位空缺,在職種供求上,存在了供求有落差的情況。李展濤表示,有部份求職者中,由於在既有行業有一定的經驗、技術和年資等,對於轉職存在抗拒,抗拒轉行的原因,與對部份行業的理解受到片面的既有印象影響有關,以保安為例,即使是物業管理的保安,都有分「豪宅」穿著西裝工作與普通住宅之分;以工作場所劃分,可以劃分為機場、娛樂場、住宅等,各有不同的相應培訓,但求職者第一印象只聯想到住宅的保安員。所以在進行職業轉介或配對時,保安、清潔等工作職位的供應有增加,部份由於求職者不願轉行或對行業存在不了解而無法配對成功;另一邊廂,部份工種又多人爭相申請,例如文職,曾出現數十人爭一個空缺的情況,就業市場供求上在存在供、求不平衡的情況。

呼籲政府多宣傳各行業形象

李展濤建議,不論求職者還是僱主,都要調整,求職者可以先了解聘位的需要及發展前景作相應的職涯規劃;僱主也降低期望值; 拉近供求上的距離。

首階段的帶津培訓計劃所有課程至去年12月底,已有1,103名學員就業,並獲發培訓津貼。問到對此計劃的看法,李展濤認同,帶津培訓在穩定、舒緩就業有其一定作用,仍有完善空間; 他指,學員在完成課程和獲聘後,在入職時需要再接受僱主的入職培訓,建議大量招聘的職種,例如娛樂場保安,透過與6大博企合作,訂定培訓標準,讓報讀的學員在完成培訓後可以直接入職,無需經帶津培訓完又要入職培訓、雙重培訓。求職者可能最後未必會在完成津培訓後轉換到相應工種,他認為,仍可藉帶津培訓作好人才儲備,配合未來經濟發展。

在職業配對時,有不少求職者對於部份工種存在片面了解或誤解,他建議,政府加強各行業形象的宣傳,其中心(工聯職業轉介服務部)今年亦計劃會進行一系列職涯規劃的推廣工作,期望協助居民透過了解職涯規劃,減低轉換工種的抗拒,更好配合經濟和產業發展。

對今年就業環境感樂觀

旅遊局近日表示,新春過後訪澳旅客量維持日均10,000多人次,剛過去的一星期客量慢慢攀升,自上週三(3日)起每日逾20,000人次,情況較樂觀。雖然去年全年及今年首兩月的求職登記人數高企,李展濤對於今年的就業形勢,持比較樂觀的看法。他相信,隨著新形冠狀病毒疫苗的接種、進入娛樂場取消核酸證明等,有助旅遊業和經濟復甦,繼而帶動整體就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