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促會關注民生冀增居民幸福感

澳門回歸祖國已逾20年,居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斷提升,然而,近年疫情對居民的幸福感造成一定影響,澳門地區發展促進會表示關注並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冀增居民幸福感。

會長陳德勝表示,致力提升居民幸福感一直是澳促會的宗旨,並認為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才能推動社會長期繁榮穩定。他指出,疫情期間政府推出多項的民生工程,雖能對促進經濟發展起一定作用,但對大部分市民而言,這並非最迫切的,他認為政府應急市民所急,如加快都市更新、舊區重建工程、裙樓學校「藍天工程」計劃等,並以此帶動內需,產生連鎖規模效應,解決多項社會民生問題。

理事長高勝文表示,早於1943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已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被愛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求美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層次,在疫情期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愛與被愛需求對居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這均是影響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高勝文坦言,儘管政府不斷推出各種政策,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感,但居民的訴求長期未獲有效解決的情況依然存在,期望未來政府的施政能更具針對性,落實並優化居民就業、住屋、教育、醫療和養老等各項社會民生工作,藉此增居民幸福感。

理事辛曉嵐表示,弱勢群體是社會不可忽視的一群,他們的幸福感也應關注。她引述語言治療師業界表示,政府現時十分重視早期療育,並投放大量資源在語言治療的介入部分,但據業界專業人士了解及家長反映,認為在辨識兒童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時遇到困難,因此影響了最佳治療時間,建議政府可從預防及人才培養方面加以關注。

對於如何增加居民幸福感,他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加強人才培養,如加快開設相關緊缺人才之課程、推行「以舊帶新」的制度來提升服務的專業程度等,並配合完善人才回流機制及適時修訂人才引進政策,以解決各類人才需求;二是完善房屋政策,做好私人房屋、公共房屋、長者公寓等發展規劃、切實解決各階層居民的住屋需求;三是促離島醫院有序落成及完善醫療服務,以應對未來的醫療發展需要;四是做好非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工作,尤其在特殊教育、職業教育等方面,適時制訂相關政策與措施,以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與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五是優化現行養老政策,使長者能「原居安老」,構建多元發展平台並鼓勵長者參與社會事務,達至老有所學及老有所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