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錦新:針對青年的壓力來源作出抒解

對於本澳近期再有學生輕生,議員兼教師區錦新表示感到遺憾。青年輕生問題,近年引起社會、甚至政府的高度關注,有人認為青年輕生與學業、家庭關係等有直接關係,社會及社服團體有意見提出,接連發生青年、學生輕生問題,需要關注青年/學生的精神健康。任職教育工作者40年,區錦新認為,本澳青年的學習壓力不是很大,不理解青年/學生壓力從何而來。他希望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能夠進行青年壓力研究,針對青年的壓力來源,作出抒解。

青年精神健康引起社會關注

青年/學生輕生問題,引起社會及政府關注,澳門的自殺率在早前有所回落,但去年至今,疫情和所引起的經濟問題,令不少市民有精神壓力的困擾。近期,有教育界人士反映,精神壓力問題蔓延至學生,不止中學生,有小部份高小學生都出現由於壓力引起的情緒及壓力問題,包括易怒、情緒不穩定等。有人將責任歸究於學習壓力、有人將之歸究於家庭、父母、有人將之歸究在學生的人際關係;其實壓力源自多方面,並非單一。區錦新接受訪問時表示,在澳門,學生面對的學習壓力不是很大,由每年高中生有超過9成的升大率,可以反映出,學生需要因為升讀大學而來的壓力,不算很大,個別學校亦未見對於學生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既然青年/學生輕生成因不在於學習壓力,主因會在哪方面?區錦新稱,從事教育工作今年剛好踏入第40年,相比40年前後,他感到,40年前的學生即使頑皮,都不至於有需要輕生。近期部份輕生個案中,與家庭關係有關,他相信可能是疫情令雙職家長承受的壓力增加,令家長對子女的關心減少,另一原因是於憂慮子女的學業致追不上,向子女施壓,成導火線,但他不想將問題及壓力,推向家長。壓力既不在學業、又不想推向家長,區錦新也懊惱,不明白學生的壓力所在。

促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找出學生壓力所在

有見接連發生青年/學生輕生個案,特區政府透過衛生局,於1月29日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中華教育會、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明愛生命熱線等設立 「以愛同行- 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隨即安排入校會議、學生講座及家長講座,以達到聯防、聯控、聯動的協作機制。同時,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跨專業工作組於2月2日入校與校方領導層及駐校學生輔導員進行緊急會議,了解學生情緒及心理狀況,並於翌日為初2至初3共259名學生進行講解如何處理個人情緒及尋找支援,相關新聞稿稱:學生當天反應正面及投入。此外,配合學校為有需要學生提供當天評估及跟進服務,至本月6日共收到約10名學生,經評估後屬中低風險個案,同步提供即時心理治療,截至現階段有1名學生已轉介往精神科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治服務。除即時介入及處理學生的情緒外,鑒於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發展與校園及家庭環環相扣,為此,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聯同衛生局於6日安排與家長們進行親子教育交流,希望能藉此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及互動方式。

對青年/學生輕生問題,區錦新表示感到違撼。由於過去不少的工作小組,雷聲大雨點小,部份工作只是為應付社會壓力和訴求而推出,實質成效未必如理想。是次關乎社會未來棟樑的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區錦新都憂慮,工作小組未必有實質成效,唯希望工作小組能夠展青年的研究,了解青年的壓力來源、壓力因何而來和所在之處,了解教育體系發生什麼問題。他續指,若壓力來源是源教育體系,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有責任提供針對性的抒解壓力措施,以措施抒解青年壓力才是解決青年輕生問題的方向,而不希望只是做SHOW、辦幾場座談會,為抒解市民對該問題的不滿,更加不需要找教育工作者開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