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區司法機關規劃草案 城規會與公眾意見兩極
城規會昨日舉行會議,完成討論南灣湖C區兩份司法機關規劃條件圖草案,社會對兩份草案存在反對聲音,憂草案會破壞西望洋山片區景觀,影響澳門「山海城」整體城市空間的布局。會議上,十多名委員幾乎一片倒支持兩份規劃草案,與當局收集到超過130份社會反對意見相左,工務局局長陳寶霞稱,委員充分評論了項目,這亦是設立委員會的目的,不論社會上如何討論,委員會成員是各行業的表表者,他們的意見是充分表達社會的意見。此外,新澳門學社昨日到現場向工務局遞信表達意見,他們手持標語和呼叫口號,要求當局撤回兩份規劃草案。
城規會昨日舉行今年首次全體會議,討論23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其中6份涉及公共工程,當中南灣湖C區兩份司法機關規劃草案備受社會關注,十數位委員發表意見時,均支持兩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城規會主席、工務局局長陳寶霞會後表示,當局會研究是否要修改內容,按既定程序,如果是微調便不用進行第二次公示而發出規劃條件圖。如有大的考量,例如高度、體量等,就會進行第二次公示,再發出規劃條件圖。惟她暫不總結會否有大改動,指仍需分析意見。
面對該局收集到超過130份社會反對意見相左,陳寶霞則表示,委員充分評論了項目,這亦是設立委員會的目的,不論社會上如何討論,委員會成員是各行業的表表者,他們的意見是充分表達社會的意見。
城規會一面倒支持劃草案
會議上,多名委員發表意見。呂澤強率先發表意見,他表示,西望洋的歷史價值應留給文遺會討論,認為大家應探討其在未來城市發展的價值,若澳門未來的定位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可預見海上遊會有所發展,且澳門與氹仔之間的填海區將有機會建設一些濱水空間,因此建築物高度會否影響城市天際線的朔造十分重要,這是旅遊城市的形象,他又指海上遊途徑舊大橋下見不到主教山教堂,希望當局考慮是否只用剖面平面化作分析,建議利用詳細視覺走廊保護作分析。
委員黃國基則介紹過往澳門城市發展不夠土地資源需提請中央填海,才有今天的南灣,「唔夠地,就係希望利用土地畀城市發展」,認為現在興建一些對視廊影響不大的建築物也有爭議,直言「我覺得對我哋傳統土生土長嘅人係一種侮辱」,反問連填海後的土地也不能利用,「填嚟做乜,不如唔好填,維持返貧窮落後樣子」。委員陳榮達也認同,稱現時司法機構分佈多地,給市民帶來不便及容易混淆,認為若樓宇高度能適當配合便可考慮。
其後,副主席邱庭彪、委員Álvaro dos Santos Rodrigues、柯慶耀等均認為草案的司法機關關乎本澳司法尊嚴。邱庭彪表示,自己作為法學院教授及律師,每個人都認為位於澳大的模擬法庭「好宏偉」,反觀初級法院特別是位於澳門廣場的法庭,「真係有啲落差,對司法專業性真係有個好大嘅問題」、「依家莊嚴性真係好差」,從各方面考慮,認為在湖邊兩側變成公共設施是一個好事,本澳司法機關需要一個好的建築物。
委員雷民強表示自己重複看了多次坊間的反對意見書,發現多份意見重複、完全一樣,「我感覺係一啲細蚊仔喺度玩塗鴉」,稱若當局因為聽取這些「小朋友塗鴉」而取消一些項目或規劃,反問「唔覺得係一個大笑話」?他解釋,個人不否定所有人意見,但必須要尊重科學,「我自己唔係尊業,但在座的委員很多是工程師、則師、城規師,亦有政府幾位局長親自解釋「合法合情合理的意見」,他促請當局儘快將閒置土地、填海土地完成規劃條件圖,令澳門在未來幾年發展更快,並非讓一些「雞毛蒜皮」或「具小小爭議」的題目給澳門發展拖後腿。
文化局:未有改變「山海城」整體城市空間佈局特徵
列席的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指出,當局就個案做了景觀分析,有關高度可維持到在主教山眺望台,望向氹仔方向之間的主要海面範圍,未有改變到澳門山海城的整體城市空間佈局特徵。她又提出,《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諮詢文本要求是望海,從來無講過望橋,海洋才是「山海城」之間的視覺聯繫,當時訂定的相關視廊,亦已反映在總規草案中,強調從高點望海洋是體現作貿易港形成一個城市的價值,體現城市與海的聯繫。橋不是歷史上要觀視的對象,海洋範圍才是,當局分析了現時規劃發展高度可看到大部分海域。
她又稱,文化局主要就草案的建築限高對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價值影響進行分析,根據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澳門歷史城區的突出普世價值,舊大橋或南灣湖C、D區的海岸線不是歷史城區作為世界遺產的保護及觀景對象。
工務局:實際建築較規劃低 達到公共利益最終效果
工務局規劃廳廳長麥達堯則稱,兩份司法機關發展規劃草案的視線分析可見到大部分海面,而且根據舊大橋剖面圖,可見大橋行車橋面,只是靠近水面的橋墩部分位置看不到。有關草案編制過程合符城規法要求,亦與總規的基本原則、方向基本吻合。總規草案諮詢提出,建築高度不應高於西望洋山的海拔高度,整體應以層級式、階梯式向海方向遞減,兩份草案基本上符合該原則及方向,體現總規提出「山海城」的規劃概念。
至於高度方面,麥達堯指,兩份規劃條件圖標示為海拔高度,實際上減去地面本身高度4至5米,兩個地塊一般建築高26及45米左右,有關高度已包括水箱等天面的所有構築物,故實際上建築物高度會較低。計劃中現存的初級法院、終審及中級法院不會拆,維持現高。
他又補充稱,澳門土地資源、空間緊缺,尤其政府辦公設施相對緊張,當局希望透過有關土地做公共設施,最終亦服務市民,達到公共利益的最終效果。如要進一步減低該區高度,按照現時視線分析高度,在孫逸仙博士大馬路以南的區份,即D區及新城B區西側,可見性極低,「基本上起唔到乜嘢」,會一再減低土地資源的價值。
學社:對城規會非常之失望
在城規會開會前,新澳門學社聯同市民到現場手持標語和呼叫口號,向工務局遞信表達意見,認為有關草案勢必對西望洋山景觀構成巨大威脅,要求撤回相關規劃草案。新澳門學社認為,相關規劃條件圖草案在諮詢期內收到逾百份意見,當中只有一份贊成政府規劃,城規會應採納主流民意,又促請當局公開西望洋山景觀影響研究評估,以及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所有報告。
當城規會完成討論兩份規劃草案後,新澳門學社隨即回應當局及委員的意見。立法議員、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表示,對城規會非常之失望,指城規會沒有尊重及討論任何主流民意提出的論點,形容是「自說自話」,稱令公眾對城規會專業性和公信力有很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