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日常都穿著龍袍四圍晃的嗎?

馬蹄袖是清朝服飾的一大特徵(互聯網圖片)
上回提到清朝皇帝一天的作息規律,很多時候皇帝的日常生活都須按規矩來辦,不是皇帝就可以任而為之。那麼,我們在螢幕上看到的皇帝經常是穿著明黃色的龍袍,我們都知道,黃色龍袍只有皇帝可以穿,是一國之君的象徵,難道皇帝真的整天都穿著黃色龍袍晃來晃去嗎?皇帝甚麼時候穿甚麼服飾,都有規定的。
龍袍其實是屬於「吉服」的一種,在禮儀級別中只是次一級,在祭祀或是重要節慶等場合才穿,不是閒來無事一整天都穿。吉服包括吉服冠、吉服袍、吉服帶、吉服朝珠。吉服袍為圓領、馬蹄袖、連身袍,前後左右四開衩。前後各繡三條龍、兩袖各繡一條龍、衣襟內裡繡一條龍,一共九條,而不管從正面或背面都只會看到五條龍的設計,象徵著「九五至尊」。
馬蹄袖是清朝服飾的一大特徵,在袖口的前邊緣再接一個半圓形的袖頭,因為形狀像馬蹄,故稱它為馬蹄袖。馬蹄袖是箭袖的一種形態,最初的功能是方便遊牧民族騎馬射箭,而馬蹄袖的功能更多一點,需要時可摺起,放下來也可以起到保護、保暖的作用。
禮儀中最高級別的服飾是禮服或稱朝服,只有登基大典、大婚、祭天祭地、祈福等重大典禮的場合才會穿,一年裡恐怕只有幾次機會穿到禮服。而不同的場合其實還配有紅色、藍色、淺藍色的朝服,不是只有明黃色的。全套朝服包括朝冠、朝袍、朝珠、朝帶和朝靴。朝袍的一大特點是肩配披領,上衣下裳、下擺多褶而不開衩。
而另一種皇帝經常穿的就是常服了,常服中又分為便服和行服。皇帝日常穿的就是常服,沒甚麼特別宴會或儀式時所穿,即使是召見臣子議事,也是一副休休閒閒的樣子,款式基本上與吉服差不多,但顏色以青、藍為主調,或有暗花紋,但沒有彩色紋飾,非常樸素的。而行服,就是出行如騎馬,打獵時所穿的。
作者:菲苗泰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