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明年推$185億公共工程保經濟穩就業

本澳博彩及旅遊業未完全復甦下,內需成為了支撐本地經濟的主要支撐,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以第3季數字,內需佔本地GPD 6成,並預計,內需將仍會佔本地GDP一定重要比例,特區政已透過適切措施刺激消費,增加市場的資金流動,助力企業度過經營困難期,其中,「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和「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自2月1日至10月20日合共接收逾11,838宗申請,為澳門中小企業注入超過$78億的流動資金。明年,計劃會推出$185億公共工程,創造超過12,000個工作職位,並會因應疫情對經濟與就業帶來的最新狀況,適時優化或推出適切的應對政策,持續穩經濟、保就業。

議員關注會否推第3輪抗疫經援措施

昨日立法會日頭質詢大會上,不少議員關注到政府在疫後的鋪排,如何能夠持續穩經濟、保就業。有議員提出,推出第3輪抗疫經援措施,例如加大「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中的貸款額度,應對春節過後中小企結業潮的出現,同時建議可以考慮透過第3輪電子消費券,持續透過增內需,保持本地經濟活力。另有意見提出,希望加大澳門在內地、遠程客的旅遊宣傳,加快旅遊業的復甦。還有議員提出,下屆畢業生很快將畢業,需要優化職業配對、帶津培訓等計劃,令本地僱員就業保得住。

兩中小企計劃為小企業注入超過$78億流動資金

已推出的「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和「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由2月1日至10月20日合共接收逾11,838宗申請,當中超過8成個案已獲批,為澳門中小企業注入超過$78億流動資金。李偉農認為,有助紓緩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壓力。同時,兩期「消費補貼計劃」多個行業均有所受惠,對支持中小企經營起到一定作用。

為刺激本地內需從而盤活本地經濟,他稱,特區政府持續與地區商會加強合作,舉辦具社區特色的消費節慶活動,推出具導向功能的電子消費券,吸引消費者和旅客到澳門不同社區進行消費,以促進社區消費循環,支持中小企發展。在旅遊業方面,政府亦持續與地區商會加強合作,舉辦具社區特色的消費節慶活動,「心出發‧遊澳門」活動,以及「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推出具導向功能的電子消費券,吸引消費者和旅客到澳門不同社區進行消費,以促進社區消費循環,支持中小企發展,而向旅客提供機票、酒店及消費優惠,吸引旅客來澳,至今有19萬宗登記成功取得酒店優惠券,他認為,值得繼續。

李偉農又提到,本地旅遊業復甦的問題。他指出,內地逐步恢復居民旅遊簽注以來,本澳的入境旅客量持續有上升,由7月至9月,客量各比前一個月有1至2倍的增加。旅客量未如如期,他認為﹕「防疫政策下無法恢復遊客自由往來措施,必要服從內地的防投措施,否則,若出問題,重開旅遊業將更困難,防疫工作一定要滴水不漏。」基於此,琴澳遊、恢復港澳互通等,在目前疫情防控措施下,未有條件放寬,也未能有突破,但特區政府不會放棄,將持續與內地就琴澳遊作溝通,在爭取的同時,加大宣傳。問到會否考慮將核酸有效期延長至14日,他回應﹕「要相信科學。」

明年推$185億公共工程

有議員提出,藉加大公共工程,創造更多就業職位並讓不同規模的企業參與,期望起到帶動更多就業職位,做到保就業。李偉農表示,計劃會推出$185億公共工程,創造超過12,000個工作職位,當局將會加強工程督導員、使用批盪機、預製件裝嵌等的培訓,強化工友技能。但如何有序推出,持續活化市場,則要向運輸工務司作了解。

在增大公共工程的同時,政府明年將會緊縮1成開支,李偉農稱,政府財政的剛性支出,尤其是投資與發展開支計劃的開支項目不受影響,有特別理據者,有關指標可有調整空間。減少開支部份主要是公共行政領域方面的一般運作開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