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取意見凝聚社會最大公約數
[即時發佈]
日前政府舉辦了《夾心階層住屋方案》首場公開諮詢,約一百名市民參加。據相關媒體資料顯示,不少發言市民就夾屋的定義、申請資格、取得方式及禁售期等發表意見。會上十九人發言,不少發言的市民表示支持夾心階層住房定義一,即超出經屋收入上限的本地居民,或經屋申請排序較後的本地居民。首場的公開諮詢看到了居民對夾屋方案的緊張程度。
自從政府將《夾心階層住屋方案》推出社會後,很快就引起了社會的熱烈討論,當中就反映出一些重要的社會問題,一方面房屋問題依然是廣大市民所關心的重要民生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對於整個公共房屋政策的規劃問題,一些有建設性的階梯式政策也是需要制訂,才能滿足社會上一直要求的對於公共房屋的短、中、長期政策。
事實上,坊間對於經濟房屋和政府提出的夾心階層住屋存在憂慮,所以必須在定義上做出更準確的定位,否則廣大居民在日後必然會將經濟房屋和夾屋政策混淆在一起,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政策誤解。與此同時,政府也需要充分聽取社會的意見,倘若在未來推動夾屋建設時,必須要做好各項的規劃準備,如土地安排、政府部門的人手安排、建設規劃時間表等,否則一旦準備不充分,整個政策將會在社會上引起反彈,使「經屋政策」和「夾屋政策」形成「兩頭不到岸」的尷尬局面。
既然政府推出《夾心階層住屋方案》公開諮詢,那麼整合社會意見的最大公約數,應該是政府最主要的考量工作,只有在有堅實的民意基礎上,才能夠制訂出能夠具民意執行力的政策,也只有這樣,相關政策的落地才能做得更好,讓廣大居民滿意。
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