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先限制未成年人取得酒精飲品

(左起)鄧志豪、林松以及劉展瑞

當局正就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制度進行公開諮詢。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昨日表示,本澳青少年曾飲酒的比例約為八成,出現年輕化趨勢,當局現時採取循序漸進方式,限制未成年人取得酒精飲品等是首要措施。

本澳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邀請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衛生稽查組協調員鄧志豪以及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就當局公開諮詢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制度的相關問題與市民探討。

林松表示,有害飲酒可造成意外、暴力和引起多種疾病,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措施減少青少年接觸酒精,本澳青少年曾飲酒的比例約為八成,出現年輕化趨勢,且本澳暫未就預防青少年飲酒作專門立法,社會亦有共識控酒,當局決定先易後難,限制未成年人取得酒精飲品等是首要措施。

有聽眾建議當局提高酒品類稅率,林松表示,當局現時採取循序漸進方式,率先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如禁止向青少年出售或提供酒精飲品等措施。他又坦言,即使提高酒稅,市民亦能透過其他途徑獲得酒精飲品,如此執法成本較高,但強調調整酒稅也是當局一個考慮方向。

另外,提及如酒心朱古力等含酒精食品時,林松表示,當局初步研究過,認為含量不太大,但強調不鼓勵家長給含酒精食品或飲品給子女食用。他又指出,當局秉承循序漸進的角度,首先解決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等重點問題,讓市民了解飲酒的危害性,而如酒心朱古力等其他問題再研究如何管制。

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則表示,由於本澳買酒未有規管,未成年購買酒精容易,且不知青少年購買酒後如何使用,認為應對此作出規管。他又指,在工作過程中亦發現,青少年開始接觸酒精往往受朋輩影響,容易衍生「劈酒」等鬥飲酒的行為,出現醉酒、酒精中毒等情況,他又稱,兒童及青少年處於發育時期,不單止是身體發育,也是腦部發育時期,若腦部受到外來物質影響成長,即青少年越早飲酒,將來成癮的可能性偏高,將會影響他們的身心發育。

至於有國家允許「放蛇」搜證提高執法效率,惟本澳法律並不允許「放蛇執法」,鄧志豪稱,法律原意是預防和控制未成年人飲酒,如果有放蛇等其他手段的話,當然更加理想,但不等於「冇咗放蛇就完全做唔到嘢」。他亦表示,當局會對如網站、社交網絡等作出監測動作,亦會透過熱線獲得相關信息,跟進相關案例,不建議市民透過社交網站購買酒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